全琮頓了頓又道:“哪怕是牛、驢、騾子只要不是百姓家的,都給本將聚攏收集起來,到時都有大用,本將都給汝等請功,
但是記住現在切記不能搶,若是搶了我等在遼東就站不住腳了,本將亦會不留情面對汝等軍法從事,到時可別怪本將軍法無情了!”
隨行的幾位將領皆在馬背上向全琮的方向抱拳道:“僕等謹遵大司馬軍令!”全琮雖是如此說了,明面上肯定是不敢強搶的,
但暗地裡卻是不知道會如何了,畢竟不在明面上的事情誰也能說得清楚,只要不把事情擺到明面上來,大家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還不是照樣能把功勞給領了,
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在長安讀書的時候,就曾和同學一起湊錢買驢,以租借“共享驢子”的形式投資賺錢,把驢用來做生意,可以說是破了歷代帝王的歷史記錄了。
漢肅宗時期,鄧訓就已經開始將驢子用於運輸了,為此還省掉了很多的費用,可謂是一舉兩得。
到了漢靈帝時期,有一天皇帝突然心血來潮想騎驢,就讓太監們出宮去找,靈帝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牲畜非常好奇,於是就每天騎著驢在宮裡溜達,
一時間京城的官員們都競相效仿靈帝學起了騎驢,致使驢價暴漲,這就害苦了百姓,因為買不起驢,嚴重影響了當年的農業生產,皇帝一時騎驢的雅興給百姓帶來疾苦,可謂荒唐至極。
三國時期,由於飽經戰亂,駿馬都被軍用而且多戰死沙場,民間馬匹極度缺乏,於是駕車只能用驢代替,因此驢充當了社會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和勞動工具。
時間長了人們對驢就有了感情,那悠揚的驢叫聲竟也特別入耳動聽。是以人們在憋悶的時候,就學學驢叫,連皇帝也不例外。據說魏文帝曹丕就有這個情趣,時常帶領大臣於曠野發出陣陣驢鳴!
古人用驢的同時,也用騾子作動力,但是最初的騾子可是價值不菲。
由此可知,在漢朝時,驢、騾就已經身價不菲了,居然可以和珊瑚珠玉類的珍品相媲美,價值相當珍貴,所以西漢的歷史上鮮有驢、騾駕乘耕作之用。
到了東漢時期,由於一兩百年的繁衍生息,驢、騾的數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就作為充足的交通資源運用到生活中去了。
當然,漢魏時期,用駱駝的情況在西北地區也比較普遍的,
縱觀漢魏時期陸路交通運輸過程中畜力發展運用的情況可以看出,那時不但傳統的馬、牛、驢、騾多有使用,就是新穎的駱駝、羊以及大象也出現在畜力的行列中,可謂是方式眾多、規模宏大、手段和種類各異。
午飯時分,全琮帶著五千兵馬到了新昌縣治城下,此時硝煙早已散去,吳軍先鋒部隊在一個時辰前便將此城拿下,也沒耗費多少兵力,畢竟此城只有五百的魏軍,而且還不是精銳,
全緒在城門口列隊迎接,全緒執軍禮道:“大司馬,午飯已經備好。”
全琮笑著擺手道:“都起來罷。”而後便在全緒的帶領下往縣衙而去,
到了縣衙大堂,全琮將腰間的長劍解下,放在一旁,而後才在主座上坐下,將雙膝放在臀部下面,雙手放在膝蓋上,身體挺直,這是一種非常舒適和放鬆的坐姿。
全琮擺手示意堂中諸將也坐下,過了片刻,幾名士卒端了些幾大摞熱氣騰騰的黃餅和幾罐魚湯上來,
一旁站著陪笑的王縣令道:“幾位將軍,本縣比不得江南之之地,只有這些吃食,讓諸位見笑了,諸位將就著用一些吧。”
全琮笑著拿起一張黃餅放入口中咀嚼著:“無妨,這已經很不錯了,王縣令是個識時務的人,我江東不會虧待像卿這樣的人的,待來日本將必會在上奏陛下稟明王縣令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