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 第四百九十四章 垂涎已久,寶貴的百姓和馬匹

第四百九十四章 垂涎已久,寶貴的百姓和馬匹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三國之裴元慶傳奇 反清 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 華夏一家 重生之亂世軍師 回到古代當神豪 最強皇帝之亂世爭鋒 天煞兵王 都市極品猛男 呂布之我要當皇帝 戰爭至上 鐵齒銅牙之皇太子永璉 神級妖孽兵王 大彈道 星辰戀三千愁 北宋末年的風流王爺 雄霸天下三國魂 重生之金瞳妖妻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全能系統之大秦國師

這是遼東本地產的馬,這也是孫權再次派兵征伐遼東的原因之一,孫權對此垂涎已久,

現在的江東若是隻需要自保的話靠水師和長江天塹足矣,但要爭雄天下的話還得需要大量的戰馬,

第二天一大早,全琮便下令大軍拔營,向襄平城方向開去,不過還是在此地留了一千人,

途中,馬背上的全琮還不忘下令道:“讓將士們不要殘虐百姓和傷了馬匹,馬匹都要將其收攏起來,有大用,誰要將這兩件事做好了,本將親自為其向陛下請功!”

隨行的諸將皆抱拳道:“大司馬放心,就算大司馬不說,僕等也會善待百姓和馬匹的,畢竟這些對我江東來說都是很寶貴的。”

漢魏時期,在陸路交通運輸的動力上,畜力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無論是戰馬、耕牛,還是驢車、騾運等,諸多的牲畜品種先後出場,

作為一種古老的交通工具,馬車具有快速、便捷、靈活的特點,在古代交通運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馬匹那魁梧挺拔的身軀、馳騁千里的英姿,一直被人們所讚頌。

早在4000多年前,馬車就已經運用到人們的生活中去了。

夏商周時期,古人一直都是用馬來駕車的。

據史書記載,夏朝時人們就學會了馴馬駕車,商代的馬車上已經裝有‘輻車輪和車廂’等配套設施。

春秋戰國時期,馬作為騎乘工具也開始普遍進入人們的生活,諸侯間甚至用馬拉戰車的數量來評判國力的強弱。

但由於戰爭對馬的大量消耗,到了西漢初期,全國馬匹的數量急劇減少,普通的百姓官員別說騎馬駕車了,就是想擁有一匹活生生的馬都不容易,就連貴為天子的漢高祖劉邦,出門時想找到四匹顏色一樣的馬來駕車都非常困難,最後不得不用雜色馬匹混合使用。

為了得到更多的馬,朝廷專門頒佈了相關法令,在中央設立太僕機構掌管全國的官馬,在郡縣設立“牧師苑”專門負責養馬,並且要求老百姓家家養馬,為了進一步鼓勵民間養馬,漢文帝甚至還專門下令,給予養馬的家庭免除徭役,算是比較優厚的政策了。

漢景帝時期,就曾接受御史大夫衛綰的建議,嚴禁不到年齡的馬匹出關,並將邊境地區軍馬牧場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還專門在河西六郡設立36所牧師苑,養馬30餘萬匹,如此大規模的養馬政策,大概持續了五十多年。

到了漢武帝時期,依然堅持發展養馬業,為了得到大宛國優良品種的寶馬,漢武帝不惜發起多次軍事行動,派大將去西域索取汗血寶馬。

後來,由於長期對匈奴的軍事進攻,致使馬匹損耗很大,僅僅是在漠北之戰中,漢朝就損失十餘萬匹戰馬。

為了滿足戰馬的需求,漢朝上下養馬成風,不但朝廷專門開闢有大規模的養馬場地,就是民間也幾乎家家戶戶養馬,當時全國馬匹的數量可謂達到了歷史的頂峰。

為了培育更多適應戰場的馬種,漢朝還安排馬官對養殖的馬匹進行品種改良,就是透過對大宛汗血馬和中原良馬不斷的配種嘗試,最終培養出了新的優良馬種。

經過實踐的積累,漢朝養馬、鑑馬的知識技能有效提升,整個社會對其都表現了高度興趣,於是出現了很多專門相馬的著作。

東漢著名將軍馬援,就是在認真學習前人相馬技能的基礎上,專門鑄成銅馬模型,利用模型對人們進行相馬技能的培訓教育。

馬援將良馬積中、口齒、身中、唇髻等部位的特色集於模型一身,使人在觀察的時候一目瞭然,很輕鬆地掌握優良馬種的特點,達到長久流傳的目的,馬援的這項發明意義重大,受到朝延的高度重視。

魏國有著充足的戰馬資源,其境內遼東區域和西北雍、涼地區都出產良馬,除此之外,魏國還有匈奴、朝鮮、烏桓等國進貢的馬匹,正是因為充足的戰馬資源,曹魏才建立了大規模的騎兵戰隊。

蜀國和吳國戰馬資源匱乏,其軍隊的騎兵數量較小,蜀國只能透過商隊高價收購或從戰場上繳獲的形式獲得馬匹,自己地盤上產出的馬匹很少,而吳國更是視馬匹如珍寶,由於沒法組建騎兵部隊,只能發展水軍戰船,並以長江天塹來阻隔魏軍的馳騁。

遼東這樣的養馬之地更是孫權一直以來所渴求的,

當然了牛也是交通運輸中非常重要的畜力,論及牛車歷史,其實不短於馬,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牛車的使用記錄,在《尚書》中,也有“服牛乘馬”的明確記載。

由於漢初缺馬,將相乘牛車的現象非常普遍。儘管在人們心中,乘牛車有損威儀,但在整個國家缺少馬資源的情況下,迫不得已只好乘用牛車。

到了漢武帝時期,全國的經濟發展了,馬匹的數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時候就連母馬也沒人屑於駕乘了,牛車也為有錢有勢的人家所鄙棄,這時候,牛更多的是被老百姓廣泛的運用到耕作中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惜好久不長,由於長年累月的戰爭,馬匹消耗極大,後來馬又成了重要的資源,於是,王侯將相的交通工具迫不得已又變成了牛車,是以每逢重要宴會,長安城內牛車頭尾相連綿延不絕。

東漢末,牛車受到人們的青睞,甚至出現了高階牛車,成為豪門貴族專屬的交通工具。

雖然平時牛車的優勢不如馬車便捷,但是在馬匹短缺的時候,牛車就有了重要意義。

到了現在,由於人們普遍喜愛乘坐牛車,於是在實踐中練就了高超的駕乘技巧,因為牛性情穩實動力充足,只要駕馭得法速度也很快。

當然也少不了驢、騾運輸,畢竟現在馬匹的數量還是遠遠不夠的,

用驢、騾來運輸也由來已久了,早在殷商時期,西北一帶的驢、騾就開始輸入,那時的驢、騾是作為“貢品”專門獻給帝王賞玩的,其價值相當珍貴,到了東周末年,雖然騾子的數量有所增多,但仍屬皇家的奇珍異獸,非常稀奇。

秦朝以來,內地人把驢當做了稀有動物,僅供富貴人家觀賞娛樂,驢的地位要遠高於普通的家畜,直到張騫打通西域後,大批驢、騾才隨著絲綢之路來到長安。

有趣的事,西漢末年,長安出現了最早的共享交通工具——“共享驢”。

因為當時的交通不發達,驢的駕乘運輸優勢明顯,於是順理成章地成為人們出門遠行首選的交通工具,但是驢的價格非常昂貴。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