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天色早已全部放亮,早上的太陽也已升得很高,今天天氣很好,不像前幾天那般連著下了幾日的瓢潑大雨,讓白晝如同黑夜,
西廳高大的臺基下還有前些年才植下的紫竹,這是從揚州移植來的,如今已有約莫兩人多高,
兩人多高的紫竹在微風的吹拂下發出“沙沙”的聲音,讓人感覺很悅耳,彷彿有一種七賢的意境,
但美中不足的便是溫度已經比太陽初升之時升高了很多,會讓人覺得很熱、很不舒服,
曹爽還記得幼年紫竹竿為綠色,過了一年生以後竹竿上才逐漸先出現紫斑,又過來幾年竹竿才全部變為紫黑色,每小枝有兩到三葉,葉片披針形,葉鞘初被毛後掉落,葉耳不顯,葉舌背基被毛,葉片質薄。
紫竹是一種比較耐寒的竹子,冬季能夠耐低溫,喜歡充足的陽光,也能忍耐廕庇一些的環境,就是害怕積水,很適合北方庭院種植,
因此何晏才進言從揚州弄些紫竹來曹爽新府邸中栽上,也不全是因為紫竹好養活,
更重要的是這九年間,嵇康、阮籍等七人在山陽縣竹林間飲酒做賦,聲名遠揚,何晏便提議曹爽也效仿一番,在他的駙馬府中亦植了不少,
只可惜何晏還是比嵇康等人的境界差上了一些,徒有其形罷了,
曹爽擺手道:“這些都過去了,武帝、馬孟起都逝去幾十年了,
如今的天下,即便是沒有他們,但這天下終歸還是要實現一統,在我等手中彌補大魏幾代人的遺憾!”
曹爽想了想又道:“卿這便去安排人手、物資找礦罷,如若遇到什麼困難,吾必定全力支援卿。”
桓範抱拳道:“諾,僕這便去安排,必不會讓丞相失望。”
桓範退出西廳,曹爽亦是出屋,在西廳高大的臺基上目送桓範離開,直到桓範的身影消失在院門口,方才抬頭用手遮擋著刺眼的陽光看了看日頭,
心道已到午時,便沒有再進西廳,下了臺階便出了西廳所在的院落,往後院飯廳而去,
到得飯廳只見蒹葭、柏靈筠、孫魯班三位夫人皆在此忙活著,小阮和蒹葭、大虎的兩位貼身女婢在洗菜、往灶臺裡添柴,洗碗,
其中一口灶臺上的銅釜中蒸著蒸餅、小米,不斷往外溢位水蒸氣,這是蒹葭做的主食,蒹葭看到曹爽進了飯廳,便望向曹爽溫柔的道:“夫君,飯一會兒就好了,卿坐在那裡再等等。”說話間還不時用芊芊玉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
比起兩漢各種粗硬的餅食來,三國時代有了可口的“蒸餅”。
以《食經》形容,這時的廚師們,可以把兩升面用發麵技術做成四升,然後製成蒸餅,其中能把上部蒸成十字形的蒸餅,更是最金貴一類。
尤其是曹魏的貴族們,常炫耀自己吃“十字形蒸餅”。這種今天餐桌上類似“發麵饅頭“的主食,那年頭可以用來炫富。
曹爽有些心疼的道:“夫人們何須親自動手,想吃什麼讓廚娘做便是。”
而正蹲在地上用紗布擰水打漿做豆腐的柏靈韻扭頭看著飯廳中的曹爽道:“不妨事的,這些本就是妾等該做的,妾等想一起給夫君做一頓飯又什麼不好嗎?夫君就安心坐著罷。”而後又將擠出來的豆汁倒入釜中煮著,然後再往釜中倒入一些石膏,
孫魯班這邊則是在另一口釜中一邊煮著牛肉,一邊還在案板上切著魚膾,
魚是孫魯班早上讓人從集市上買來的新鮮洛河鯽魚,可能味道與孫魯班以前常吃的江魚、海魚不同,但也算得上是美味了,
孫魯班邊切魚膾邊柔聲開口道:“妾聽人說這洛河鯽魚的味道不錯,便讓人買了些,讓夫君和兩位姐姐嚐嚐妾的手藝,只是可惜沒有蜀姜,這魚膾還是要配上蜀姜才是最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