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備集團攻下了除南郡外的其他荊州四郡,佔據荊州的江南部分,開始有了自己的地盤,
當然這樣結果對孫劉兩家來說都不滿意,畢竟都沒有完整的得到荊州南部,又分贓不均,兩家都認為自己才是出力多的那一方,
孫劉聯盟便暫時一拍兩散了,由利益聚起來的聯盟終歸還是要由利益來將其瓦解,
若不是如此,說不定孫劉聯軍會繼續北上,威脅魏國原本佔領的北方之地,繼續挺進壽春、洛陽等地,
這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吧,既分化了孫劉聯盟,又給自己留了恢復元氣的時間,但魏國的危機也沒有就這樣輕鬆解除,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跟孫權提出攻佔兩川,聯合馬超圍攻曹操。
但計策未實施,周瑜就病逝了。
曹爽端起桌案上的茶飲了一口想了想繼續道:“若是當年馬孟起能夠歸屬武帝,那即便是經歷了赤壁大敗,想必漢中也能保住,可惜……,馬孟起此舉便是既誤了自己也誤了大魏啊!”
赤壁之戰後曹操元氣大傷,馬超這種“半獨立”的割據集團,曹操也就需要考慮將其“收入囊中”。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派遣鍾繇、夏侯淵率領軍隊出河東,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漢中張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以馬超、韓遂為首的關西軍閥都懷疑曹操要攻打吞併涼州。
馬超認為這是曹操的假道滅虢之計,於是聯合關中諸將張橫、梁興與安定的楊秋、河東的侯選、程銀、李堪、馬玩、成宜等十部共10萬人馬起兵反曹。
馬超謀反,導致曹操“徵張魯”的計劃被推遲,使得曹操奪取漢中後難以搶在劉備之前奪取益州,也就是的赤壁之戰後“三足鼎立”的局面固化。
對於馬超家族而言,馬超的謀反更是一場災難,不僅使得馬超父兄馬騰等在朝廷為官的親屬在建安十七年212年)被曹操族滅,而且馬超妻兒也都被曹操大軍殺戮滿門。
馬超家族百餘口被殺,只剩下馬超與從弟馬岱兩人留在世上,悲哀啊。
馬超雖然缺乏政治頭腦,但軍事能力還是很不錯,曹操也說“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楊阜也說“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
如果馬超在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派遣鍾繇、夏侯淵率領軍隊出河東,試圖經過馬超等涼州軍閥的領地進攻漢中張魯時,明確歸順曹操表示願意作為征討張魯的“先鋒”,曹操必然滿心歡喜。
馬超作為曹操徵西大軍的前鋒,很容易支援曹操在建安十六年211年)就奪取了漢中地區。
而此時劉備還沒有入川,曹操有馬超這樣的猛將,完全有機會乘勝追擊奪取益州。
一旦曹操在“急先鋒馬超”支援下奪取漢中與益州,關中自然也就在馬超感召下不攻自平,
此時曹操控制著東漢十三州中的十州之地,劉備與孫權只有荊州、揚州兩州之地,
士燮的交州處於半獨立狀態,劉備、孫權如何抗衡曹操?
即使孫權騰出手來奪去了交州,孫權、劉備實際控制的地盤也是很小的。
曹操建安十三年208年)在赤壁之戰中吃過一次虧,這時有了馬超“急先鋒”,則循序漸進從西川、漢中順著水路南下奪取荊州,最後奪取揚州與交州,也許曹操在生時已經完成了“重新統一”的偉業。
桓範亦是著鬍鬚感慨道:“馬超有自己的部曲,又曾為武帝奪取涼州、漢中、益州的“急先鋒”,若是歸附,地位壓倒“五子良將”並非難事。
不僅可以延續“伏波將軍馬援”的將門香火,而且可以配享太廟澤被後世。
馬超與馬岱、龐德等人為武帝征討四方,那時怎樣的一種雄壯。
可惜馬超竟然是試圖用一州殘破之地與曹操八州之地抗衡,致使家族毀滅,真是可惜了。”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