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讓他的母親竇太后以為劉啟是想把皇位傳給劉武,因此在劉啟面前提出這件事。
也因此搖動了劉武的心,讓劉武有了想獲得皇位的打算。
接著,他又派幾十撥人,輪番調查劉武,而這一系列的行動,最後讓劉武幾乎驚懼而死。可以說,劉武是被劉啟給害了的。
第四件,周亞夫是正直的大臣,他卻不能善待功臣,逼迫周亞夫自殺。
如果沒有周亞夫,劉啟的皇位,很可能就被劉濞給篡奪了。周亞夫幫劉啟重新贏回了江山,劉啟讓周亞夫當宰相,這本來沒有問題。
問題在於,周亞夫在當宰相的時候,幾次給劉啟提出的,都是正確的建議,但是劉啟卻不能容他。最後竟然還汙衊他造反。
如果說他殺晁錯是第一次過河拆橋的話,搞周亞夫,就是第二次過河拆橋。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劉啟一生實在也沒有做過什麼了不起的大事。就算平定“七國之亂”,是一件不錯的大事。
但是,這個平定,首先,事情是他引起的;其次,過程中他錯誤地殺了晁錯;最後,他把功臣周亞夫逼死。總之,他在平定“七國之亂”中,並不是正向的,而是相反的。
滕胤繼續開口反駁道:“劉秀所立的第一位太子劉強雖然在自己的母親被廢后主動從太子的位置上退了下來,沒有做出什麼過激的舉動,就算是不能最終登上天子之位,但就是這樣他才能得以安享富貴太平全身而退啊!”
劉強是東漢王朝的首位太子、漢光武帝劉秀的親生兒子,但因他的母后被廢,而選擇主動辭去太子之位,並最終得以安享晚年,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以主動退居藩王的方式而得到善終的太子。
漢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郭聖通被光武帝劉秀立為皇后,其子劉強便順理成章地被立為皇太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然而,十五年後,即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因皇后郭聖通“行事有呂霍之風,不可以託以幼孤,恭承大位”,便被光武帝劉秀廢掉了皇后之位。
因為自己的親生母親被廢掉後位,當時還是皇太子的劉強經常感到擔憂不安,便屢次上奏光武帝劉秀,請求退讓自己的皇太子之位,而成為一名普通的藩王。
光武帝劉秀聽聞劉強這番言辭,於心不忍,推脫幾年之後,才勉強同意了劉強辭去太子之位的請求。
關於此事,《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有著詳細的記載,即:“十七年而郭後廢,強常慼慼不自安,數因左右及諸王陳其懇誠,願備蕃國。光武不忍,遲迴者數歲,乃許焉。“
劉強成功讓出皇太子之位後,於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被光武帝劉秀封為東海王。
但由於光武帝頗為心疼他,九年之後,即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才令劉強就藩。
至此,身居太子位長達十九年的劉強,最終讓出了天下,成為了東漢王朝的一位藩王,得以富貴安樂的渡過餘生。
劉強前往東海國就藩六年後,即漢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劉強因病逝世,享年三十四歲,諡號為恭,故而稱劉強為東海恭王,雖然英年早逝,但還是得以善終了,也算是少有的能活著從太子之位上全身而退的人了。
喜歡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請大家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