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顧潭繼續開口道:“太子殿下三思,束手就擒之事可萬萬是做不得的啊,那劉強僅僅被封蕃王就蕃後幾年就死了,說不定就是被劉莊暗害的,這便是前車之鑑!”
滕胤思索了片刻繼續勸道:“即便劉強最後只有幾年的富貴,但也不是沒有以退為進,先是被廢的太子,幾十年後又有自己的子孫登上天子之位的,只要懂得隱忍,像劉慶這樣的機會也不是沒有,
周平王宜臼更是以廢太子之身登上了天子之位,無論什麼東西都只有活到最後的人才能真正得到啊!”
孫和思索片刻又開口道:“卿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容吾在仔細思慮一番罷。”
劉慶是漢章帝之子,母親為宋貴人。
漢章帝的皇后為竇皇后,出自東漢豪門竇家,東漢皇室有兩大特點,皇帝不長壽,皇后多無子。
於是竇皇后也學習先前的幾個皇后,把梁貴人之子劉肇搶來撫養。
接下來的故事,就順理成章地發生了。
竇皇后誣陷宋貴人行巫術詛咒皇帝。漢章帝偏聽偏信,因此日漸疏遠宋貴人母子,最後廢劉慶為清河王,改立劉肇為太子。宋貴人後來自盡。
而竇皇后也用了同樣招數誣陷劉肇的生母梁貴人,梁貴人也自殺身亡。
可憐的劉慶遭此變故時才幾歲。小小年紀就學會了小心謹慎,也得到了皇帝的愛惜。
史載“慶時雖幼,而知避嫌畏禍,言不敢及宋氏,帝更憐之,敕皇后令衣服與太子齊等。”
當然,更大的原因應該是失去身份和母親的劉慶已不是威脅,宋家本就不是大族,宋貴人自殺後更是凋零。
劉慶小心到什麼地步呢,不敢公開祭祀自殺的母親,竇太后去世了也不敢。
一直到漢和帝為生母梁貴人平反,下令允許公開祭祀。劉慶才哭著說:“活著的時候沒有得到供養,最終得以祭祀,我的願望總算得到了滿足。”
漢和帝劉肇和清河王劉慶感情非常好,大概是因為有共同的敵人竇家,劉慶還協助劉肇一起扳倒了權傾朝野的竇家,也算是安康一生。
劉慶廢太子的傳奇故事還沒有完。
漢和帝時,前面的皇子都夭折了,便把後來的皇子放到民間養。
和帝死時沒有來得及冊立太子,他的皇后鄧皇后從民間尋來兩個皇子,選了才幾個月的嬰兒劉隆即位,為漢殤帝,劉隆很快夭折了。
鄧皇后反覆思量,選了劉慶的長子劉祜繼位,是為漢安帝。
劉慶的孫子,也就是漢順帝在當太子時也經歷了被廢,但在宦官的協助下又登基了。
劉慶這個廢太子家族故事比很多皇帝的故事都要傳奇。
劉慶的善終,原因不外乎從小謹言慎行,從來不發表和中央意見相左的言論,對皇帝忠心懇懇。
當然也有個大環境因素,東漢一朝外戚強盛,皇帝總要儘可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自家人。
但大部分廢太子是不得善終的,最是無情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