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顧潭亦建言道:“太子殿下,僕則不認同騰駙馬靜觀其變的建言,若是到了危急關頭還是得主動出擊化被動為主動才行,
不能坐以待斃,哪怕做些合陛下心意之事,想必也能扭轉些什麼吧。”
滕胤出言反駁道:“申生、扶蘇、劉榮等人便是越做越錯,到最後甚至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大好前程,太子殿下當引以為鑑啊!”
孫和也是通曉史書之人,畢竟坐在東吳太子的位子上,這些事情他都還是在史書上看過的,仔細想了片刻道:“騰卿言之有理,吾還是儘量安分些吧,畢竟父皇年事已高,只要熬幾年便會好的。”
晉獻公的晚年昏庸史,是從他殺死太子申生開始的。
晉獻公為什麼要殺太子申生呢?據說是因為晉獻公老年痴呆了。其實呢,只要我們知道太子申生的背景資料,自然就會知道,晉獻公清洗太子申生,幾乎是必然的。
太子申生在很早以前,就以大軍統帥的身份出現在晉國。
事實上,在太子申生以這種身份出現的時候,有人就預感他的前途不妙。因為太子是國家的儲君,現在還是大軍統帥,你說老皇帝心中,能有安全感嗎?
關鍵是,太子申生後來坐鎮的地方是曲沃。
曲沃這個地方比較敏感,因為晉獻公的父親、祖父,就是以曲沃為基地,反殺晉國老大的,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的。
太子申生坐鎮這種地方,你說敏感不?
當然了,因為晉國經過多年的擴張,曲沃在晉國的比重,相對已弱了很多。但是這種地方,多少還是非常敏感的。
更主要的是,太子申生的母親,那可不是普通人,因為太子申生的母親,是齊桓公的女兒。
齊桓公有兩個姐姐,一個嫁給了魯國的老大,一個嫁給了衛國的老大。
因為有強大的齊國為後盾,所以齊桓公這兩個姐姐的兒子,後來一個成了魯國老大,一個成了衛國老大。
雖然說,魯國、衛國都不想讓這兩個孩子當老大,問題是這兩個孩子的舅舅齊桓公的哥哥)如狼似虎,魯國、衛國不讓這兩個孩子當老大,能行嗎?
齊桓公時代的齊國,顯然比齊襄公時代的齊國,更加強大了。
關鍵是,太子申生雖然背靠強大的齊國,卻是有力使出不來。
因為此時的晉國,已成為一個三五百斤的重量級選手,而且正處於欣欣向榮之際;而齊國呢,一心爭霸中原,和楚國爭得不亦樂乎,哪敢沒事再與晉國火併呢?
在這種背景下,太子申生就悲劇了。
面對老爸的猜忌、甚至磨刀霍霍,重耳、夷吾敢對抗,申生不敢對抗。是因為申生的身份比較特殊。
太子申生如果反抗老爸,有可能會把齊國拉下水的。
如果齊桓公不願意淌這池子渾水,至少當時不願意淌這池子渾水,太子申生就是看不到任何出路的。
老爸是晉國老大,要殺他;外公是齊國老大,當時不願意不管他;他還能怎麼操作呢?在這種背景下,哪個小國敢淌這種渾水呢?
而重耳、夷吾的操作,相對就比較簡單了。
他們反抗晉獻公,能勝自然最好不過,不能勝,就可以選擇出逃,晉獻公也不可能窮追猛打,要把他們斬盡殺絕的。
在這種背景下,自然有很多可以逃亡的地方。而太子申生,顯然沒有這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