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靈筠亦是溫柔的點頭道:“妾亦是以遇見夫君為妾的幸運,畢竟妾以前是文帝派去監視司馬懿,而後才被他納為妾,只是在司馬懿的眼中妾便只是一個玩物、可利用的女子、不是一個可信任的身邊人,
直到被夫君搶來府中,妾才感覺自己算是活過來了,可以為自己而活,不用再繼續受人控制。”
孫魯班也開口道:“妾以妾能夠遇見夫君幸,若是落到其他人手裡妾還不知道是個什麼下場呢,就像昔年武帝,亦喜歡擄掠敵人的妻妾,但無論是在他身前還是身後亦是沒有什麼好下場,身後還要被文帝繼承了去。”
曹操去世之後,曹丕就繼位了,面臨要處理的就是曹操一大批的嬌妻美妾。
古代皇帝死去之後,這些被留下的女人一般有幾個處理方法,最好的就是已經生下兒子的,這些人母憑子貴,在新任皇帝上任後仍能保持自己錦衣玉食的生活。
更幸運的就是自己的兒子是繼任皇帝,那榮華富貴自然享之不盡了。
第二種辦法就是守陵,歷史上未生子的嬪妃很多都會被派去給先皇看守陵墓,這無疑是很慘的,從錦衣玉食跌落到守墓,而且永無出頭之日。
第三種就是殉葬了,這種方法是最不人道的,這些妃子生前被控制在皇帝的手中,死後生命也要被剝奪,繼續服侍皇帝。
這其實是統治者的一種情感寄託,卻要犧牲無辜女子的生命,實在是太殘忍了。
還有一種比較常見於遊牧民族裡,那就是繼續服侍下一任王。
草原中將女人視為男人的財產,因此老首領死了之後,新首領可以繼承老首領的妻妾,維持財產不分散。
中原雖然也有收用前朝妃子的,但是一般會為人詬病,至於納自己父親的妃子,那就更是會被唾罵了。
在曹操身死之後,曹丕會將他的妻妾們怎麼辦呢?出乎眾人的預料,這批妻妾既沒有殉葬也沒有被派去守陵,而是全部被曹丕留了下來,充進後宮。
沒有讓這些女子殉葬、守陵是因為曹操在生前留下遺令,讓她們可以居住在銅雀臺,但也沒有說讓曹丕將這些女子全部收入後宮。
這就讓很多百姓都對曹丕不齒,連他的親生母親都罵他豬狗不如。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率大軍從漢中返回洛陽,當月二十三日去世。此遺令主要是曹操去世前對自己後事的安排。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六月,曹操頒佈《終令》: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
《周禮》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後。漢制亦謂之陪陵。
其公卿大夫、列將有功者,宜陪壽陵。其廣為兆域,使足相容。”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臨終前頒佈遺囑性《遺令》:
“吾夜半覺醒來),小不佳;至明日,飲粥汗出,服當歸湯。吾在軍中,持法是也。
至於小忿怒,大過失,不當效也。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頭病,自先著幘頭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