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又道:“淑兒就這樣一直無憂無慮的在宮中生活著挺好的,有朕護著誰也不能輕易動你的,哪怕是像幾任大都督背後的世家也不能,
朕到如今還懷念以前時常跟淑兒一同去昭宣臺飲酒的美好時光,可惜如今這身體已是很難經常登那昭宣臺飲酒了。”
潘淑柔聲道:“妾亦還記得呢,若是沒有陛下,就沒有妾今日的這一切,妾說不定也要在織室中織布織到猴年馬月嘞,更不可能有如今的榴花花神之名了。”
孫權在前幾年身體好的時候常把潘夫人帶在身邊一同遊覽昭宣臺。
孫權笑著道:“若非淑兒本就是花神,上天怎會把淑兒送到朕的身邊來,又讓朕恰好在那天巡視織室之時遇見你呢?這亦是朕之幸事啊!”
摟著孫權這個雖然可以當她阿父更或是爺爺的丈夫,望著那一方盛開著荷花的池塘,潘夫人感覺此刻很是幸福愜意,即便眼前的不是當初的那些滿樹綻放著紅色小花朵的石榴樹,
畢竟只要心情好了,看什麼美好的事物都會更美好上幾分的,哪怕眼前這種美好的事物不是自己最喜歡的,但也是一樣的。
潘淑柔柔的道:“陛下,妾身記得有一回妾身與陛下游覽昭宣臺之時已經半醉了,便把酒吐在玉壺中,命婢女倒出臺外,傾斜的玉壺中卻只掉出了紅寶石戒指。
妾身就把戒指高掛在石榴枝上,此事真的很是神奇呢,直到現在妾身也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後來陛下還因此在此地為妾身又建了一座高臺,稱作“環榴臺”。”
孫權接話道:“當時還有人勸諫朕說:“吳蜀爭霸,‘還劉’這個名字會帶來妖異之象。朕於是又將高臺改名“榴環臺”。”
潘淑嬌笑道:“多謝陛下為妾身建“榴環臺”。”
潘淑隨後又望著那滿池的荷花輕輕吟唱道:
“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
結修根於重壤,泛清流而擢莖。
竦芳柯以從風,奮纖枝之璀璨。
其始榮也,皦若夜光尋扶桑。
其揚輝也,晃若九陽出暘谷。
芙蓉蹇產,菡萏星屬。
絲條垂珠,丹榮吐綠。
焜焜韡韡,爛若龍燭。
觀者終朝,情猶未足。
於是狡童嬡女,相與同遊,
擢素手於羅袖,接紅葩於中流。”
孫權讚道:“淑兒吟唱的這首芙蓉詩賦真不錯,朕雖不喜歡曹孟德,但對他兒子曹子建的一些詩賦還是很喜歡的。”
潘淑又道:“陛下真是好眼光。”
孫權望著那一方池塘又想起了一些往日之事,“朕還記得當初帶你去釣魚臺釣魚,那次朕還釣到了一條大魚,可是汝卻不喜反憂,朕遂聽了淑兒的勸誡將其放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