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於中間偏後席位的嵇康語重心長的道:“平叔兄,汝還是要注重些養生啊,不要服用那自制的五石散了,畢竟那些自行其是表現過分的人,飲食不加節制,會產生百病;好色不知疲倦,會導致精血虧竭,身體可是會越來越差啊。”
曹爽點頭道:“平叔啊,叔夜說的還是有些道理的,汝日後可要少吸食些五石散,當然了,不吸則是更好。”
何晏不屑的又斟滿一爵酒飲盡道:“真痛快,昭伯府上的酒就是好,多些叔夜關心,不過汝也得管好汝自己,
那內丹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小心那天就一命嗚呼了,當年的始皇帝、漢武帝都吃過這玩意兒,可惜沒什麼用,還有毒啊。”
嵇康崇尚老莊,講求養生服食之道,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
他常修煉養性服食內丹之事,彈琴吟詩,自我滿足。他讚美古代隱者達士的事蹟,嚮往出世的生活。
嵇康曾經遊于山澤採藥,得意之時,恍惚之間忘了回家。
當時有砍柴的人遇到他,都認為是神仙。
到汲郡山中見到隱士孫登,嵇康便跟他遨遊。
孫登沉默自守,不說什麼話。嵇康臨離開時,孫登說:“汝性情剛烈而才氣俊傑,怎麼能免除災禍啊?”
嵇康又遇到隱士王烈,一道入山中,王烈曾得到石頭的精髓飴糖,便自己吃了一半,餘下一半給嵇康,都凝結為石頭。
又在石室中見到一卷白絹寫的書,立即喊嵇康去取,而書就再也不見了。王烈於是感嘆道:“嵇康志趣不同尋常卻總是懷才不遇,這是命啊!”但這只是在他看來,
嵇康現在還是在洛陽過得很好的,又娶了曹操的孫女,也算是曹魏宗室的駙馬了,當然若是司馬懿當初成功了,那可就沒這麼好的待遇了。
嵇康沒有發怒,只是淡淡的回應道:“我服用內丹是為了養生,而且也適量,不像汝服用五石散是為了尋求一時的刺激和快感,經常過量服食,這樣最終只會損害了自己的身體。”
何晏道:“叔夜啊,汝、汝真是太能詭辯了,連我都說不過汝。”
曹爽笑著道:“平叔,汝雖說也是著有鴻鵠之篇論語集解)的名士,但別忘了叔夜可是著了《養生論》的人啊!”
養生論有言:“世或有謂神仙可以學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雲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過此以往,莫非妖妄者。此皆兩失其情,請試粗論之。
夫神仙雖不目見,然記籍所載,前史所傳,較而論之,其有必矣。似特受異氣,稟之自然,非積學所能致也。
至於導養得理,以儘性命,上獲千餘歲,下可數百年,可有之耳。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何以言之?夫服藥求汗,或有弗獲;而愧情一集,渙然流離。
終朝未餐,則囂然思食;而曾子銜哀,七日不飢。夜分而坐,則低迷思寢;內懷殷憂,則達旦不瞑……………………………”
嵇康緩緩開口道:“善於養生的人思想上淡泊虛無,行為上安靜泰然,不斷地減少直至去除私心和貪慾。
懂得名利地位會傷害精神,所以輕視而不去追求,並不是心中希望得到而後要在行動上硬行剋制;
明白美味佳餚會傷害生機,所以拋棄而不眷戀,並不是心中貪戀不已然後要在行動上強行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