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姚崇的抉擇
“照這個速度, 今年的金山大會怕是又要開不起來了。”
依照邊帥出行的禮節離開長安不過三日,洛北就已經厭棄了這些繁文縟節。
他時常騎馬在佇列之間來回梭巡,希望佇列行進得再快些, 但皇帝賜下的那些財寶, 隨行的儀仗護衛,甚至是一路追隨而來,要前往塞外定居的百姓……沒有一項能讓他如願。
“大哥哥,金山大會是什麼?”
慕容曦光已過了弱冠之年,時常往來吐谷渾諸部與長安之間。
如今大唐與吐蕃邊事再起, 不少吐谷渾族人都追隨慕容宣徹和論弓仁在青海前線浴血奮戰。眼看洛北要去磧西,他便自請隨同洛北一道,也好去青海前線慰問一番。
洛北放馬慢行, 溫聲給他解釋道:“西突厥各部舊俗,每逢初一十五,各部首領隨同可汗一道拜謁山神與祖先。我統領各部之後, 恢複了這個舊俗, 同時也在金山下的草原上召開大會,使眾部子女比試技藝,取得名次者皆有獎勵,另外還會拔擢一些人進入我的親軍與衛隊之中。”
“聽上去挺有意思。”慕容曦光笑道, “若大哥哥準許,我也要下場爭個名次去。”
“那是不行的。”哥舒亶自他們身後打馬上來, “你家大哥哥早有明令在先,為了公平起見,各部首領只能充作評委, 一律不準下場。”
慕容曦光只得頷首應了,哥舒亶見他無聊, 就同他說起金山大會上的諸多故事來。
兩人交談之時,洛北再度催馬急行到了佇列最前,他放眼回望過去,佇列還是綿延數裡,一眼望不到頭。
“將軍!”正在他回望之際,一貫沉默地隨侍在他身側的王訓忽而開口,“若您允許,我可以在金山大會下場比試麼?”
洛北聞言,不由得微微一愣,轉頭看向王訓,只見他目光堅定,神情懇切。他心下奇怪:“訓兒對比試這些感興趣?”
“不,爭勝非我本意。”王訓臉上微微泛起紅雲,“但我聽聞洛將軍的近衛親軍之中多的是高手,不少人後來都拜將封侯,我想,若有機會,我能入將軍的近衛之中麼?”
洛北確實沒有想到王訓會這樣說——以王訓的身份和門蔭,待他成年之後,大唐朝廷便會恩賞他一個官職。他本來不必從小兵做起。
“我是打算藉著這次金山大會的機會,重編一支三百餘人的近衛隊伍。但我的近衛可沒有那麼好當……就說一條吧,你要花不少時間學習其他語言。”
“學其他語言?”王訓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磧西是諸部雜處之地,你的同袍兄弟多的是說其他語言的人。我會命人教導他們漢話,可也會要我的漢人近衛學一些簡單的突厥話、吐蕃話。”洛北道,“光這一點,就要花你不少功夫。”
“我不怕花功夫!”王訓聲音不禁提高了八度,“只要將軍肯花時間教導,我願意學!”
洛北頷首,還未開口說些什麼,聲音又被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斷。
褚沅一人一騎自後隊追了上來。離開了長安,她連風帽都戴得少了,大部分時候都一身襦裙,昂首騎行於眾人之間。
“將軍。”她躬身道禮,“我有要事必須當面稟報,可否請將軍移步?”
王訓已得洛北應允,心下大喜,見他們兩人顯然是有要事相談,便自顧自地催馬到一邊去了。
洛北見過褚沅這幅模樣:“出事了?”
“宮中出事了。”褚沅四下張望一番,又刻意壓低了聲音:“紫薇閣遭人縱火,殿閣焚燒一空,還燒傷了兩個想去救火的宮人。”
洛北神情一凝,又很快放鬆下來:“縱火宮禁,對抗國策,這是謀反叛亂之兆,陛下一定會追查到底,絕不會放過幕後主使的。沅兒不必擔心。”
褚沅搖了搖頭:“我不是擔心,我雖然離開長安,但還算訊息靈通……阿兄知道縱火的人是誰麼?”
她神情嚴肅,帶得洛北也嚴肅起來,他沉思片刻,才道:“相王府的人?”
“是李隆基的朋友劉幽求。”褚沅溫聲道,“此人曾經參加制科考試,被授予縣尉之職,後來棄官而去。是李隆基提攜他,才在宮變之後混了個官職。”
洛北對李隆基身邊這些亡命之徒早有耳聞,但沒想到他們能幹出縱火宮禁的事情:
“不應該啊。臨淄王雖然年輕,可並不愚蠢,便是他們不滿陛下所作所為,想要改朝換代,也絕不該在此時打草驚蛇,除非……”
“除非李隆基已經做了十足準備,就是要藉此事籠絡一批對新政不滿的大臣。”褚沅輕聲道,“阿兄,你看,我們應該怎麼辦?”
“我會修書給父親和孝嵩,請他們留意此事。”洛北斬釘截鐵地道,“對了,沅兒,除了你之外,還有誰知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