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這才叫威脅,對嗎?石國國王,大宛都督莫賀咄吐屯?”
景龍六年的四月初三, 洛北率領親兵一路疾馳,到達了此行的第一站,千泉城。
彼時夕陽紅了萬裡晴空, 洛北遂命大軍在千泉城外就地修整, 安營紮寨。
千泉城地域方圓兩百餘裡,南面是聖潔的雪山,其餘皆是一馬平川。平原之上,處處土地肥沃,水源充沛。
他們到來之時, 正是暮春時節,泉水蓄積的池塘盈滿了清澈的湖水,水源滋養著此地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林木。成群結隊的馴鹿穿行其間, 見到來人,也不避開,只用一雙比湖水還清澈的眼眸望著他們。
洛北摘下一把樹木的嫩葉, 還未及下馬, 已被幾只馴鹿圍了上來。他伸手一按馬鞍,打了個翻身才從馴鹿群中脫身而出。
那些馴鹿吃完他手中的嫩葉,有的心滿意足地離開,有的幹脆反客為主, 在他身邊靠了下來,等著眼前這個陌生人給它們帶來更多的食物。
“伯克, 您看我找到了什麼?”阿拔思前年冬日迎娶了興昔部族的女郎為妻,如今算作是洛北的部族的子弟,一回到西突厥汗國的昔日疆域, 他也改了口中稱呼。
此刻,他正捧著一隻鏽跡斑斑的銅駝鈴, 獻寶似的拿到洛北面前:“上面好像有突厥文字的遺跡,但我實在辨認不出來。”
洛北接過他手中的駝鈴,仔細地打量一番:“好像是......凡我臣民,敢加殺害,有誅無赦。”
“誰寫的這樣嚴厲的命令?”阿拔思好奇發問。
洛北揉搓了一下身邊馴鹿毛茸茸的腦袋,站起身來:“統葉護可汗。此地曾經是他的夏日王庭所在。他常常到這裡來避暑。相傳,他喜愛豢養馴鹿,還為自己的馴鹿套上鈴環,並下了命令臣民不可殺害它們。所以這些鹿都十分親人。”
阿拔思學著他的樣子,大膽地揉搓了幾下馴鹿的腦袋,這樣大大的動作立刻引起了鹿群的注意,又有好幾只馴鹿走過來,輕輕用腦袋蹭他的衣袍,甚至有鹿拽著他的衣角,把他往樹邊扯:
“喂,喂,再拉,衣服要破咯!這可是我前年結婚的時候才做的新衣服!”阿拔思把衣袍從它們口中奪回來。
洛北看他這副狼狽樣子,只得取下一把嫩葉,才堪堪把這群馴鹿引開:
“阿拔思,傳我的將令,大軍在此修整兩日,再行出發。兩日之間,我準許將士們隨意離隊露營行獵,但須嚴守軍紀,除了軍需官外,不得進入城中打擾百姓。”
命令一下,一眾士兵歡欣鼓舞。在數日不停的連續快速行軍之後,他們終於得到了一個放飛的機會。他們約著三五好友,一同去原野上狩獵露營。
“等到戰事平定,伯克也應當常常到這裡來。”阿拔思從自己射中的野狐身上拔下自己的羽箭,把狐貍倒提起來,高高地掛在自己的馬鞍上:“此地沃野千裡,綠樹成蔭,實在是個再好不過的地方。”
“我不能這樣做。”洛北輕輕地嘆了口氣:“不過,若是你喜歡此地,此戰之後,我可以把你封到這裡來做鎮守使。”
“為什麼不能?”阿拔思眨了眨眼睛。
洛北笑了,他在地上草草繪出千泉、碎葉及金山的位置,又添了一條伊麗水橫貫其中:
“千泉城在石國之北,地極西傾,甚至遠離金山——牧民們是不能,也不會拋棄金山下的金色草原、伊麗水的茂密河谷,陪可汗到這千泉城來的。千泉也養活不了那麼多的人口。所以,我不能常駐此地。”
他站起身,聲音輕得幾乎要散在風裡:
“統葉護可汗控弦十萬,南征北戰,是西突厥的一代雄主,卻最終死於內亂,也與他定都太西有關。為人君主者,是不好隨心所欲的啊。”
阿拔思笑道:“伯克想得太遠了,我看您就是來住幾個夏天也沒有什麼大不了。”
他話未說完,洛北已將腰間唐刀抽了出來,他回過身去,以刀鋒指著密林深處:“誰在哪裡?滾出來!”
“請偉大的烏特特勤原諒。”從密林中走出數個身形高大的青年,為首者一身錦袍,腰繫多寶蹀躞帶,褐發白膚,一雙棕色眼睛正不住地在洛北和阿拔思之間轉來轉去:“我是石國王子,伊奈吐屯屈勒,我奉父親石國國王即大唐大宛都督的命令,駐紮此地,迎接特勤的軍隊,並無不恭敬的意思。”
“伊奈吐屯”在突厥語中的意思是“小吐屯”,說明眼前這位王子正是昔年西突厥汗國派往昭武九姓之地的監國吐屯後裔。
洛北很容易就能從他臉上捕捉到粟特人和突厥人的特徵,當下把手邊唐刀收回鞘內:“我聽過你的名字。”
屈勒躬身道禮:“不勝榮幸。父親與我也都聽過特勤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大名。看來此次吐火羅有救了!”
他見洛北並無面露不快,立刻抓住機會,向洛北喋喋不休地訴說起大食征服河中以來的種種可怕舉措,又提到捺塞的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