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弘歷說到重點,他們不少傳教士參與到大清皇子子爭位,特別是葡萄牙傳教士穆景遠,與胤禟關系最為親密。因為他們對胤禟有恩,西洋傳教士大肆宣傳,胤禟聰慧過人會繼承皇位。”雍正帝厭惡的口氣告訴兒子們真相。
“不止這些,許多大清朝皇室成員王爺信奉了西洋教,西洋教士籠絡了很多中國的天主教信徒支援胤禩。這樣做的危機不僅動搖國本,而且讓華夏千年來的信仰空心話。父皇才重拳清除了。”弘歷說出了自己的認識,和對父皇的治國宗教的理解。
“弘歷的話說到朕心上了,果然我們父子連心。”雍正著實爽快的贊賞,這個兒子作為接班人沒有看錯。
弘晝明白了,為啥雍正大力清除西洋教,將在西北大力推行西洋教的蘇努全家押回京城監押。雍正削除了蘇努家族皇室宗籍身份,其子孫後代全部被發配寧古塔。
蘇努案後,雍正對天主教更加警惕和憎惡,雍正下旨嚴禁任何百姓和官員信奉天主教,全國所有天主教教堂改為倉庫或者書院,所有傳教士只能在廣州和澳門活動,永遠不得進入內地傳教。
現在雍正禁教比康熙嚴厲的多,但是華夏大地西洋教的表面上看著清除,但面臨傳統信仰空心化危機。作為帝王,雍正帝必須要用本土的宗教,來填充人們空心化的頭腦。所以被大清幾位皇帝防備冷淡的道教,重新被雍正帝寵愛。龍虎山的法師,婁近垣走入京城,成了王公貴族爭相交往的香餑餑。
雍正帝讓太監蘇得正,將他寫給教皇的信的留底拿出來,交給兩個兒子讀。弘歷和弘晝讀著雍正帝信,內心對父皇的眼界和格局有了瞭解。
“中國有中國之教,西洋有西洋之教;西洋之教不必行於中國,亦如中國之教豈能行於西洋。如蘇努之子勒錫亨、烏爾臣等,愚昧不法,背祖宗,違朝廷,甘蹈刑戮而不恤,豈不怪乎!”
雍正這意思就是說中國有中國的宗教,西洋有西洋的宗教,西洋的宗教不必到中國來傳教,中國的宗教也不會到西洋去傳教。
雍正帝看到兩個兒子讀完信後,語重心長的說,“宗教戰爭,必須警惕,人心如同疆土,控制不了人心,哪怕再厲害的王權,都會被消融取代。看看成吉思汗的子孫,西征後,看著是統治了一方民眾土地。但是他們沒有堅持推行信仰長生天,而是接受了當地的宗教教,現在不僅王權消融,民族和土地也都失去。”
父子三人推心置腹聊天中,來上佛法的大臣們都一一給雍正帝行禮報道,最後進來的婁近垣,遞上了一份摺子。
“陛下,這是小女妙緣真人交上來的作業,雖然她今日不能來上課,但是陛下上次留的作業,她不敢不做。”
雍正帝開啟義萱的摺子,讀著不由的眉梢喜揚揚,“不錯,弘晝,你來給大家念念。”
弘晝接過來,一看義萱寫的是《拈花》,不由會心一笑的念道。
“拈花一笑,佛也明心,我也明心
萬法歸宗,道是天心,法是慧心。
花開繁茂,是心香最美鏡空。
今生今世,是塵緣短暫花紅。
紅塵滾滾,花花世界,
年年秋風,洛陽牡丹富貴花謝落。
緣起緣滅,人間漂泊,
世世輪回,孟婆三生橋上別淚多。
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世間裡徘徊。
愛恨離恨纏綿,六心天河畔洗滌。
前世往生,今世妙緣有伏筆
情愛不空,往事回頭彩虹麗。
滿腹相思,殘夢難留,
一城風絮,掛月天心,
法不空,性不空,渡劫金頂沐朝陽。
緣不空,愛不空,輪回河畔浴仙光。
一柱清香,點燃人間滄桑。
三世輪回,不懼紅塵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