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泰公主道:“皇上事情又多,咱們還不是打擾他了,本宮自己想辦法吧。”
自打劉永安丟了差事,許多聞風而動的人就想著踩劉家一腳,藉此和於家搭上關係,比如說喬朝陽的祖父喬浥塵。
這位之前本來想著和劉家官場上互相合作更上層樓的,並且低下了身段去劉家為最有前途的孫子求娶王菁,結果劉家以王菁在為餘氏和王衛川守孝將媒人給打發了。
打發就打了吧,結果王菁一出孝期,劉家將養女變成了兒媳婦!
喬探花一直到現在還沒成親,又一直在任上,他的祖母鄧氏和他娘劉氏都插不上手他的親事,急得團團轉。一來二去就把劉家給恨上了,前幾年因劉家是地頭蛇,又做了不少深得民心的事,喬家並沒有輕舉妄動,如今劉永安拒娶公主,得罪的人可就多了。
喬浥塵深解打擊對手之道:要麼不出手,要麼一出手就讓對方沒有任何招架之力。
於是,喬浥塵聯合許多河南江北行省的官員,將劉成方給告了。
至於罪名,可就多了,什麼貪汙受賄,勾結土匪,欺壓百姓、魚肉鄉鄰、假公濟私、草菅人命、霸人財產、搶人妻女……劉成方所犯的罪簡直罄竹難書,十惡不赦,很快就被關進了大牢。
劉永安在京城的小姑母更是早在劉永安拒絕娶惠康公主的時候,就讓自家男人給劉成方和張氏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家書:長安是不是被狐狸精給迷住了,連公主都不願意娶?得罪了太后和皇上,以後只怕闔族都要跟著倒黴。
張氏覺得小姑的話雖不好聽,但卻是有些道理的,將信給劉成方看了一回,兩人都有些擔憂。那些人,怎麼是他們這些普通人家能得罪得起的呢?
劉成方忙給兒子寫了一封信,讓他尋些門路,外放到偏遠的地方,山高水長就算皇上也鞭長莫及了。
哪想劉永安當時就回了信,讓父母不要擔心他,等他在京城呆夠三年,馬上就辭官回鄉,又怕他爹和他娘多想,遂把辭官回鄉改成調任偏遠之地了。
其實,面對著京城禮崩樂壞的局面,劉永安何嘗不想遠離?可惜他簽了三年的賣身契給王三保,老頭兒沒提別的要求,唯一個目的就是讓他不能離開京城。當時他做這件事的目的是為了順利的娶王菁,所以根本就沒打算告訴他爹孃,只答應他們三年以後離開京城。
他娘一接到信,心裡不由起了疙瘩:莫不是菁菁那丫頭不願意到小地方吃苦?
她這兒子對上皇家,不過是以卵擊石罷了,真要出了事可不就晚了?
可小兒子又年幼,丈夫又需要她打理,只能整天提心吊膽,沒想到終還是出了大事。
人啊,沒事的時候還好說,等到自己在乎的人出了事,那簡直和熱鍋上的螞旳差不多。先是兒子被罷官,接著是丈夫坐牢,就是鐵打的人也受不住,何況張氏還只是個普通的農家婦人,雖然做了幾年官太太,但她骨子裡本身就是一個農民,只得給兒子寫了封簡訊。
“民不和官鬥,你不過讀了幾年書,怎麼會鬥得贏皇家?不如你好好的去給公主和太后陪個不是,請她們原諒你,做附馬算了。”(未完待續。)
喜歡童養媳的春天請大家收藏:()童養媳的春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