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和白銀早被朝庭給沒收了。紙幣發行氾濫,物價越漲越高,貴族們開始明目張膽的搶農戶的良田做牧場,被搶的農戶,也變成了掠奪者的奴隸。
朝堂上每天吵得不可開交,皇帝現在已經不想聽這些烏七八糟的事,只想著去哪裡可以快活。更有不少鑽營的人,將女兒送到宮裡,任皇上尋歡做樂,胡作非為。
對於這種情況,太后和皇后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太后想等皇上名聲全臭之後換個孫子做皇上,皇后想著兒子當皇上以後可以過得比太后還風光。
各貴族之間也為了權勢、土地鬧得不可開交。
大周亂成了一鍋粥。
安泰公主卻記恨著三月三月的裙子之事,直接衝到了於家。
“阿昌難道不幫我?”
于正昌上次暗算劉永安不成,這次自然不肯放過機會,“公主何不去求皇上?御史肯幫他,還不是因為想拉攏今科的進士?”
安泰公主對於正昌的話其實聽得並不明白,但她卻知道于正昌有時候連於相都算計了去。滿京城的勳貴子弟,哪個見了於大公子不得客客氣氣,他若治不了劉永安,只怕就沒人治得了他了。這麼一想,她十分甚重地將這話原封不動地學給了皇上。
皇上自然比安泰對官場上的情形要熟悉得多,聽了這話,心裡馬上亮堂起來,“皇姐是想朕幫你報仇?想報仇很容易,但需要皇姐的配合。”皇上難得的好脾氣。
“皇上難道有什麼好方法不成?”
“朕賜道成親的聖旨給你就成了。”
“成親?誰和誰成親?”安泰心裡突然有了不好的預感。
“朕賜一道你和劉永安成親的聖旨,他若不願意,那就是抗旨不遵,到時候朕就可以治他的罪。”皇上想到劉永安將要被自己砍頭的事,興奮極了。
“這……不太好吧?我可不想要惠康那蠢貨挑剩下的,要不你下旨惠康和他成親。”安泰既想罰了劉永安,又想保護好自己的名聲。
“惠康的不是上次沒同意?他為此丟了差事。”言官們都罵他亂點鴛鴦譜,說劉永安本來就已經娶了親的,太后那樣做和搶親沒什麼兩樣,“皇姐就不一樣了,你比惠康深得太后娘娘和朕的喜歡,又長得溫柔嫻淑善解人意,劉永安知道朕要將你嫁給他,說不定會馬上休了妻子來娶皇姐。”
安泰公主:“難道皇上就沒有別的辦法?”
皇上坦言:“朕發誓要做明君,若他沒罪,豈可輕易罰她。”不然御史那關怎麼過?
安泰公主暗道:他做了皇上,開始愛惜名聲了,哪肯輕易幫我,又出這麼爛的主意,難怪母后說他是扶不起來的阿斗。
她心中這般想,嘴上不由刻薄了起來:“要不再想想其他辦法,又不是天下男人要死光了,我為何一定要嫁給他才能報仇。”
等安泰公主出了太和殿,跟前的嬤嬤出主意道:“那小賊的父親不是在襄陽做知府,您何不求著皇上把他爹貶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