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縣的三老董公攔住漢王勸說道:“我聽說‘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師出無名,事情就不能成功’。
所以說:‘點明要討伐的人是亂臣賊子,敵人才可以被征服。’
項羽行事大逆不道,放逐並殺害了他的君主義帝,實是令天下人痛恨的逆賊啊。
仁德之士不逞一時之勇,正義之軍不拼一己之力。
大王您應當率領三軍將士為義帝穿上喪服,以此通告諸侯王,共同討伐項羽。
這樣一來,四海之內沒有人不仰慕您的德行的,這可是像夏、殷、週三王那樣的行為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漢王於是便為義帝發喪,裸露著左臂痛哭流涕,全體舉哀三天,並派使者向各路諸侯通報說:“天下共同擁立義帝,對他北面稱臣。
現在項羽卻把義帝殺害在江南,純屬大逆不道!
我要出動關中的全部兵馬,徵收河南、河東、河內地區計程車兵,乘船沿長江、漢水南下,願意追隨諸侯王去攻打楚國這個殺害義帝的逆賊!”
以上所述,發生時間是劉邦打出漢中,準備在往中原打。
說實在的,劉邦打項羽其實就是不甘心窩在漢中,打算自己坐天下。
事情就是這麼個事,但是劉邦不能這麼說。
所以董老頭的一番話其實就是告訴劉邦,你得佔據大義,讓你自己打項羽,打天下那些不合作的諸侯有個理由。
什麼是大義?為什麼咱麼國人這麼執著?
其實大義就是道德、制度、規矩制高點。
而大義有什麼用?
第一,使行為合理化。
之前說了,劉邦打項羽、打三秦就是為了擴地盤、提升影響力,本質是利己的,這沒啥說頭。
但是你直接打出旗號來說,我就是為了自己,想給自己撈好處。
那麼別人就會覺得你這傢伙太利慾薰心,為了自己的慾望搞的生靈塗炭,跟著你這人幹事,就是傷天害理。
但是如果你佔據大義,有個合理的理由,就完全不一樣了。
比如說劉邦,他佔據大義“今項羽放殺義帝江南,大逆無道!”
別人一看,原來項羽這個傢伙做事不地道,把老領導給搞死了,劉邦是來匡扶正義、報仇的。
這給人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別人只會豎大拇指說,劉邦乾的好!
第二,輿論造勢。
劉邦這為義帝報仇的大義打出來,其實就是在給自己宣傳造勢,說自己代表正義的一方,那麼其他的諸侯要不要參加呢?
參加的自然也是正義的,不參加甚至幫項羽的,那就是不正義的。
大義這個東西,打出來,其實就如同現在的輿論戰噴口水。
你說他沒用,他有用。你說他沒用吧,一旦對手佔據了,又能把你給噁心的要死。
人都喜歡分一個左中右。
但是,你要給對方一個理由讓他選你。
利益固然是籌碼之一,你是否佔據大義制高點也是其中因素之一。
畢竟,人都喜歡標榜自己的偉光正,但是如何體現呢?
簡單!有個高大上、偉光正的理由就行了。
劉邦打出大義,為義帝復仇,選擇劉邦就是光榮正確。
佔據大義,就是利用人心趨勢!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