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到極致時,不免相互抱怨口出惡言,最後被人告發,諸事齊發,按律當死。
文帝雖然傷感愴然,但還是賜死了王誼。
王誼之悲劇,既包含著皇權與臣權的鬥爭、又包含著統一與分裂、新體制與舊體制的鬥爭。
隋文帝雖然在政治上不得不鐵腕無情,但於小兒女,也不免有些英雄氣短。
小阿五在父親最需要的時候下嫁連姻,結果婚姻受挫、公公又受國法之戮,本來就愛憐小女的文帝夫婦更有愧疚心態,於是下定決心為她再選一門好親。
此時,蘭陵公主的二哥楊廣,就是後來即位的隋煬帝,封為晉王,他的妃子則是依附北朝的傀儡政權西梁明帝蕭巋之女。
西梁蕭氏是南朝梁昭明太子的直系後裔,門第極為清貴。
晉王妃又婉順多才,品行端莊,舉止優雅,隋文帝夫婦甚是喜。
蕭妃有一個弟弟名叫蕭瑒,尚未婚娶,年齡又和蘭陵公主相近,於是楊廣就在父皇和母后面前極力撮合這門婚事,文帝夫婦欣然應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獨孤皇后高興之餘,還勸隋文帝罷掉監視西梁的江陵總管讓親家專制其國。
然而此時遭逢蕭巋去世,按照禮制,蕭瑒要守孝三年,這樣一來,蘭陵公主再嫁的事情就被暫時擱置下來了。
婚事這一擱置就擱出了隋文帝的三心二意。
隋文帝奪取政權之初,就把南北混一結束亂世作為自己的使命,只是開皇初北方突厥強勢,隋文帝礙於無法分力兩線作戰。
於是南平陳朝的提議暫且擱置起來,國都在江陵的傀儡政權西梁也得苟延殘喘。
與隋朝友好的國主蕭巋去世後不久,突厥也已俯首稱臣,隋朝的視線開始投向南方,西梁作為隋朝南方前線開始焦灼起來。
開皇七年,隋文帝召梁主蕭琮入朝,旋即吞併西梁,為平陳之戰開了先聲。
隋文帝完成統一華夏偉業之時,公主也即將十八歲,婚事再也不能耽擱了。
《隋書》記載,隋文帝為愛女婚事召著名相士韋鼎相看駙馬時,駙馬候選人多了一個——來自河東柳氏家族的柳述。
史書沒有告訴我們原因,是隋文帝夫婦不夠滿意蕭暘呢,或者隋文帝和阿五本身另有想法呢?
這已經不得而知了。
不過聯想到晉王楊廣當時作為平陳統帥完成了一統華夏之偉業,聲望正隆。
隋文帝可能不想他作為親王聲勢過大,於是把公主嫁給柳家來平衡皇太子和晉王之間的關係。
柳述是隋文帝寵臣柳機長子,同樣出身名門世家,聰穎有才幹。
韋鼎把兩個才俊相看一番,給了結論供隋文帝參考:“蕭暘有封侯之兆,但無貴妻之相;柳述面相顯貴,不過恐怕守不住富貴。”
此刻意氣風發的隋文帝非常自信地說道:“富貴由我。”
於是蘭陵公主最終下嫁柳家,這是一樁很成功的婚事。
尚主雖然是一門和皇權攀上關係的美事,不過北朝隋唐時期北方貴族婦女因為家族顯赫,出嫁後地位高,作風很強勢。
雖然獨孤皇后一再告誡女兒們要有婦德,蘭陵公主的姐姐們在夫家仍然不免驕貴。
柳家也許以為會娶回一個得小心供奉的嬌貴公主,卻沒想到這個公主性格溫婉,在生活中謙和孝順,公婆生病時還親奉湯藥。
蘭陵公主孝順知禮、婦德備至的美名這麼傳出來,隋文帝覺得面上非常有光彩,愈發寵愛女兒了。
隋文帝給女兒的嫁妝是極其豐厚的。
蘭陵公主像家族成員一樣信仰佛教,她曾經舍宅為寺院,隋文帝還曾賜京師園林為阿五為私宅。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