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城在後世遼陽市區遼陽老城東北隅,東晉義熙六年高句麗盡據遼東後,改稱襄平城為遼東城。
有了一次教訓,高句麗果然不敢再主動挑釁齊軍,龜縮在遼東城裡不出來。
大業七年,四月。
齊軍兵臨遼東城下,城門有三,東西門相對,雙層門樓。
城垣有角樓、雉堞、女兒牆等建築,城外西北還有兩層高樓建築,規模宏偉。
高順騎馬立於陣前,身後是大軍,八門大炮一字排開,城頭上人影攢動,顯然是高軍在準備防禦。
高順冷眼看著城牆,此時他們距離城牆兩百步,這裡不是功勞的射程,但大炮卻可以輕鬆打到。
“紅衣大炮準備,放!”
一聲令下,八門大炮全部發射,與此同時拋石機也準備好,把炸藥包拋到城牆上。
雖然高軍已經見識過火藥的威力,可真正面對時還是很慌張,這樣被動挨打讓他們很難受,卻沒人敢衝出來。
高句麗守城不出,高順也不著急攻城,反正火藥很充足,先把城牆炸塌再說。
大炮每發射幾次,就需要一段時間冷卻,在這期間就由拋石機拋射炸藥包,來填補空擋。
經過了半個時辰的轟炸,遼東城的西門已經破碎,哪怕高軍全力修補,也比不上破壞的速度。
“全體都有,火槍營準備,自由射擊,弓箭手掩護!”
一千名火槍軍把彈藥上膛,按照平時訓練時向前推進,看見敵人就進行射擊,火槍的射程終究比弓箭遠。
等火槍兵到了一百步時,就停止不前了,經過他們的一輪攢射,城牆上的高軍已經不敢露頭。
“全體都有,衝鋒!”
號角響起,大軍向城頭衝鋒,大炮此時又一輪其射,在炮火中齊軍發起了總攻。
城門被毀,城牆倒塌,又有火槍壓制,距離近了弓箭手也開始射擊,高軍根本無法反擊。
沒經歷什麼阻擋,齊軍輕易進入了遼東城,不過高軍顯然沒有放棄,而是在城裡等待。
短兵相接,雙方的人混在一起,為了避免誤傷,火器無法發揮作用,只能展開白刃戰。
高句麗的戰鬥力很強,單兵素質不弱於齊軍,可是他們面對的是高順的禁軍,他們的準備絕對是最先進的。
鋒利的陌刀與敵兵碰撞,高軍的刀根本不堪一擊,而禁軍身上的鎧甲也是精工打造,防禦力驚人。
這一幕何其相似,又是從希望到失望又到絕望,等齊軍佔領城牆之後,高順才雖親衛進城。
城裡還有很多百姓,此時都躲在家裡,高順沒有急著處理他們,把城門佔據後,開始佈置防禦。
由於之前死了太多人,所以遼東城守衛空虛,西門佈置完成後,高順又整合力量,分別佔領了另外兩個門。
至於高句麗的殘兵,躲的躲逃的逃,為了以防萬一,高順派人挨家挨戶地搜,因為接下來他要等待遼西派兵接手遼東城。
臨時大帳內,將領們還在討論之前的戰鬥,整合過程不到三個時辰,他們就拿下了遼東城。
這樣的打法他們聞所未聞,火藥的威力大大出乎了他們的意料,統計傷員不過死傷了數百人,但卻殲滅了上千的敵人。
這時高順從外面巡視回來,眾人見他紛紛行禮,高順走到主位坐下,將領們都看著他。
“諸位這樣看著朕,是不是很驚訝?朕早就說過,要以兩萬大軍覆滅高句麗,現在諸位可信了?”
高順臉上帶著笑意,好似在說笑,不過將領們卻都低下了頭,因為他們始終懷疑高順。
“爾等記著,朕乃天選之人,一統天下是天命所歸,小小高句麗豈能阻擋朕的道路。
接下來等朝廷的守軍一到,我們要繼續東進,利用這個模式把逐個擊破所有城池!
雨季馬上就要到了,各營要做好防範工作,火藥是重中之重,比糧食還要重要!”
高順知道火藥的威力,卻也知道火藥的限制,一旦陰天下雨,火藥就無法發揮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