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行禁止,是高順禁軍的優點之一。
大軍佔據了高句麗陣地,一邊派出斥候打探訊息,一邊做出防守陣型,等待大軍全部過河。
齊軍到遼河西岸是早上,期間鋪設浮橋,登陸作戰,只用了一天時間,而且無一陣亡。
晚上大軍在遼河東岸宿營,李祖陶負責看守浮橋,同時等待物資到來,形成一條補給線。
大營之中,高順看著地圖,前方就是遼東城,他們只有兩萬人馬,高句麗一定會派人剿滅他們。
對於高句麗來說,齊軍這是自尋死路,背水一戰在絕對實力面前就是笑話,他們可以源源不斷地調集兵馬。
如果齊軍要撤退,他們也不打算追,反正他們的目的就是這個,可齊軍如果不退,遲早會被消耗殆盡。
而高順同樣想到了這一點,所以他這次要將計就計,以自身為餌,藉助大炮的威力,儘可能消滅高句麗軍的有生力量。
大炮的射程很遠,有效射程有三百米,最遠可以達到一千米,之前在河上僅僅是牛刀小試,遠沒有發揮其真正的威力。
齊國的大炮參考的是紅夷大炮,在設計上確實有其優點,它的炮管長,管壁很厚,而且是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底的原理。
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
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
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三米左右,口徑110130毫米,重量在2噸以上。
紅夷大炮最突出的優點是射程,對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效能的重要環節,即使後世也不例外。
正是由於太重,所以高順才把船開來了,這樣可以做到進可攻退可守,等高句麗被打怕了,齊軍再向前推進。
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李靖站在高順旁邊,沒有高順的提問,他不敢隨便插話。
“高軍沒能阻止我們登岸,必然會派大軍圍剿我們,接下來我們只需要守株待兔,儘可能的消滅其有生力量!”
高順說出了下一步的部署,隨行的將領們都很興奮,早聽聞高順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們還是第一次見。
夜裡無事,第二天黎明,高順被人叫醒,高句麗四萬大軍從遼東城出發,正在向他們逼近。
高順瞬間清醒過來,隨即讓人給他穿盔甲,來到大帳之中,可以看的出將領們都有些忐忑。
高順走到中間坐下,環視眾人一眼,從某些人的黑眼圈可以看出來,並不是所有人都心大。
“呵呵,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有什麼可畏懼的,朕不是說了麼,我們要接機消滅他們的力量!”
即便高順很有信心,但數量察覺太大,高順勉勵眾人一番,讓他們聽令就是。
等將領們都離開,高順仔細思考所有細節,發現並沒有什麼遺漏,這才心下稍安。
這次大戰至關重要,關係著下一步計劃,如果這次失敗了,高順也就不想著滅高句麗了。
這裡距離遼東城並不遠,傍晚時分四萬高軍就到了,看著遼河岸邊的齊軍大營,高軍稍作休整就發起了進攻。
轟轟轟轟轟……
還沒等高軍靠近,迎接他們的是一輪炮火,緊接著無數包裹從天而降,爆炸聲四起。
又前進幾步,地面上來人爆炸,傍晚光線昏暗,可以明顯看到有火光閃動,那是地雷的引線。
雙方還沒有接觸,高軍已經死傷慘重,馬匹受驚後狂奔,衝散了高軍的陣型,高軍陣型大亂。
“放箭!”
好不容易從炮火中活下來,高軍咬牙繼續衝鋒,迎接他們的卻是一輪箭雨。
對於古代的戰爭,高順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真正的屠殺並不是近身搏鬥,而是遠端打擊。
大炮、炸藥、弓箭,三輪攻擊下來,高軍剩下的軍隊不到一半,大部分都受到影響。
但這種攻擊並沒有影響高軍計程車氣,重整隊形夠繼續進攻,這時一個個黑不溜秋地東西扔向了他們。
這是一輪手雷,又炸死了不少高軍,可高軍畢竟人多,哪怕死了一萬人,同樣還有戰鬥力。
高軍一鼓作氣衝到距離齊軍幾十米的地方,接下來迎接他們的又是一輪弓箭急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