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領們不敢大意,紛紛表示遵守命令,大軍在遼東城等了七天,期間殺了上百鬧事之人,終於等到了朝廷的府兵。
由府兵接手遼東城,同時又補充了彈藥,大軍先是向北,消滅了懷遠鎮的駐軍,至此高句麗的西大門大開。
與此同時,孔維的海軍之前一直潛伏在百濟沿海,覺得時機成熟後,立刻向平壤進發。
上千艘船在海上航行,百濟的軍隊也從邊境出發,他們與齊國合作,首先要滅了高句麗。
高順的兩萬大軍,已經讓高成陽畏懼了,如今百濟又出兵兩萬,顯然是要趁火打劫。
高成陽連忙派出使者向新羅和倭國求援,齊國雖然只有五萬兵馬,可給他們的壓力不下於五十萬。
新羅王得知百濟出兵,也知道齊國的主意,於是打算圍魏救趙,出兵進攻百濟。
百濟王早有準備,派出軍隊防守,他們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先滅高句麗,再收新羅。
海陸兩軍逼壤,高成陽不得不調兵防守,然而孔維根本不上岸,一路就來到了平壤沿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高成陽為了防止孔維登岸,派出水軍進攻,可他們低估了齊國的造船水平,無論是速度還是質量都不是他們能比的。
尤其是齊軍的大炮,簡直是高句麗的噩夢,而且海軍也配備了火槍,遠距離打擊能力遠超高句麗的水軍。
高句麗水軍大敗,只能在岸上防守,但孔維並沒有發起進攻,因為他的彈藥有限,他要等百濟軍和高順。
不能使用火藥,也不影響常規作戰,高句麗的海岸線很長,總有看不到的缺口。
於是孔維配合百濟軍,一路推進,但是由於處於高句麗復地,這一路死傷比較嚴重。
大業七年,五月二十。
高順的齊軍攻破了沙卑城,之所以拖了這麼久,是因為要等待朝廷的府兵,還有趕路需要時間。
沒有高效率的運輸工具,大軍前進的速度很慢,不過慢一點也好,可以保證後方不出意外。
高順大軍從沙卑城向北,一路攻破了十多個城池,他只負責攻城,後續的治理工作由朝廷派人。
六月初三,高順大軍來到了高句麗城,這裡曾是高句麗的王城,與丸都接壤。
只要攻破這個城池,接下來齊軍就可以度過鴨綠江,一路逼壤,一舉滅了高句麗。
也許老天看不下去了,齊軍在這裡終於受阻,接連幾天的大雨讓大軍無法前行。
道路變得泥濘,大炮根本推不動,火藥也不敢運輸,因為稍有不慎就會受潮。
高成陽見到齊軍受阻,接連感謝上天,由於海上風浪過大,就連孔維也不得不上岸避風。
此時新羅已經佔據了百濟熟座城池,百濟王請求齊軍回援,但沒有高順的命令,他不敢輕易撤退。
外面大雨滂沱,大帳內也是十分潮溼,高順眉頭緊鎖看著地圖,心中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大軍在此地停留數日,後方已經全被齊軍佔據,按理說沒什麼可擔心的,可他總覺得不踏實。
外面的斥候不時來報,沒有發現異常情況,塔樓上計程車兵正常瞭望,也沒發現不對勁。
然而就在這時,大營外面的草叢裡有什麼東西動了,因為下雨的原因,嚴重影響了視線。
嗖!
一道輕微的響聲,很快被雨聲覆蓋,塔樓上的哨兵身子一僵硬,隨即倒在地上。
一時間無數身影出現,快速向大營逼近,這些身影身材矮小,要仔細看才能發現,因為他們身上都穿著綠色蓑衣。
“敵襲!”
突然有人發出一聲警告,可惜雨太大,並沒有引起注意!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