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練了一會兒箭,接過太監遞過來的汗巾擦了擦汗,覺得有些無聊,就想出去轉轉。
可是古代的皇帝久居皇宮,一般來說是不能出門的,雖然有微服出巡,還有便裝出行,但還是不允許隨意出宮。
主要是因為皇帝出宮是要有嚴格的手續限制,一定要走完所有的流程才能出宮,而且身邊的安保措施是不能少的。
真實皇帝出宮並不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輕鬆,說出宮換身便裝就出宮了,這都是不合乎規矩的。
偷偷的出去偷偷的回來,只要宮中提前交待好所有的一切,皇帝想要偷偷出宮是可以做到的事情,即便是站在百姓的面前也是不會被發現的。
皇帝不能隨便出宮,一是為了皇帝的生命安全,皇宮之中銅牆鐵壁,安保工作做的很好,侍衛輪流值守,大概是一隻蒼蠅都飛不進來。
但是出宮之後宮外的世界這麼大,而且皇帝身邊不可能帶很多的侍衛,皇帝的安全無法保證。
另外,皇帝出宮所謂的皇權神秘感就會消失,大家看到自己敬畏的皇帝竟也是個普通人,會有人認為自己有機會取而代之。
當更多人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皇帝的位置就會受到威脅。
保持一份神秘感,對於皇帝來說更加方便治理,在百姓面前樹立一份威嚴,對於皇權是有利的。
很多人可能會想皇帝出宮是不是好一點,因為那樣可以更好的瞭解民間疾苦。
實際上皇帝會透過奏章的方式來了解天下事,他的訊息並不閉塞。
高順明知道這樣做不妥,可還是忍不住想出去,平時忙也就罷了,現在不忙了也應該出去轉轉。
打定主意,高順並沒有偷偷出去,而是走正常流程,他要去國子監看看。
國子監作為四大書院之首,已經從皇宮裡獨立出來,如果走正常程式,他這就是巡幸。
所謂的巡幸,說白了就是視察,這樣做雖然會暴露身份,卻也可以看到一些事情。
國子監建在南郊,佔地上百畝,與另外兩座書院同時開工,此時已經有了雛形。
在高順看來,這些書院其實就是大學,只是受年代限制,不可能像後世一樣。
但水泥的出現,開始促進建築行業的發展,因為水泥十分堅固,已經可以突破傳統限制,增加建築的容量。
所以這次高順來巡幸,就是為了看看水泥的效果,長城計劃已經啟動,卻沒有商人出現,就是因為少了一個案例。
在護衛的保護下,高順來到了南郊,工地上忙的熱火朝天,烏煙瘴氣,有一種後世的感覺。
一座座二層小樓拔地而起,上方平臺上,工人用簡單的滑輪組釣著材料,然後熟練的幹活。
在牆體中,高順沒有看到鋼筋,不是他不想加,而是現在的冶鐵技術不行,鐵在牆裡一旦氧化生鏽,反而是一種隱患。
一塊塊紅磚壘起厚厚的牆體,主殿由於比較宏大,所需需要的材料更多。
高順剛剛到這裡,就有現場負責的官員前來見禮,高順擺了擺手道:“不必多禮,繼續忙吧,朕來看看進度。”
“陛下,如今這裡上千人同時施工,按照陛下吩咐十二個時辰三班倒進行,速度果然快了許多。
現在天越來越熱了,水泥乾的也快,如果照這個速度,不出三個月,國子監就能完工!”
聽到這個時間點,高順點了點頭,比較是第一次用水泥,這種速度已經很快了,另外一座學院應該也差不多。
至於南方的兩座,用不用水泥無所謂,畢竟那裡氣候宜人,不需要考慮保暖措施,冬天不像北方那麼寒冷。
“保持這個速度,一定要保證質量,而且安全問題也要重視,夜間多設定火把照明!”
“遵旨。”
這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高順不希望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所以從一開始就各種強調安全措施,讓那些勞工都有些受寵若驚。
朝廷徵勞役跟常見,但能吃飽飯的很少,這裡不但可以吃飽飯,還給發工錢,這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