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國公楊堅準備篡位時,起兵反抗,失敗之後,流亡陳朝,受封車騎將軍、司空、隨郡公。
北齊文宣帝高洋在位末年,越發昏庸暴虐。
司馬消難害怕禍及自己,常常圖謀自保,委屈己意撫慰部眾,百姓很擁護他。
當時,文宣帝高洋在幷州,派使者騎驛馬傳召自己的弟弟上黨王高渙。
高渙害怕被殺,便殺了使者向東逃跑,朝廷在鄴中搜捕數日,鄴中一片騷動,最後終於在濟州抓獲了高渙。
高渙剛逃走時,朝臣們私下互相說道:“如今上黨王叛逃,似乎打算逃向成皋,如果他與北豫州刺史司馬消難同謀,必將成為國家禍患。”
這話被報告給文宣帝高洋,高洋十分懷疑司馬消難。
又因為司馬消難的堂弟司馬子瑞曾經跟御史中丞畢義雲有嫌隙,司馬子瑞跟隨他鎮守地方。
此時畢義雲派遣御史張子階到北豫州收集道路傳聞,打探訊息,到了之後先把司馬消難的典籤官和家客監禁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司馬消難感到懼怕,密令親信裴藻從小路進入關中,請求舉州歸附北周。
而且司馬消難性格貪得無厭,反覆無常,沒有標準和原則。
所以世人談論反覆無常之人,都會說道司馬消難。
他的妻子高氏,是北齊神武帝高歡的女兒,在鄴城時,司馬消難對她很敬重。
後來進入關中,便把她拋棄了,司馬消難赴鄖州上任,把高氏和三個兒子留在京城。
高氏對隋文帝楊堅說:“滎陽公性格多變而狡詐,如今讓新近寵信的姬妾跟著自己,一定不顧妻兒,希望您防備他。”
後來,司馬消難投奔陳國,而高氏母子因為前番言語而得到赦免。
如今高氏就住在鄴城,被高順照顧的很好,如果司馬消難真的向齊國求援,高順確實不會拒絕,反而會利用這一點。
聽了李天罡的分析,尉遲迥頓時有些危機感,而且得知他所作所為後,又覺得他不靠譜。
可是尉遲迥需要他的勢力,司馬消難雖然不靠譜,可實力在那裡擺著呢。
他所管轄的隨州、溫州、應州、土州、順州、沔州、環州、嶽州等八州,魯山、甑山、沌陽、應城、平靖、武陽、上明、溳水等八鎮,都聽從他的命令。
有了這八州八鎮,再加上他所管轄的相、衛、黎、毛、洺、貝、趙各州,尉遲勤所管轄的青、光、莒各州,完全可以與朝廷一戰。
但見識了宇文憲的下場,尉遲迥還是覺得不保險,歷史上二人擁兵數十萬,卻輕易被韋孝寬打敗,可見是有多麼笨。
所以高順派李天罡來,就是提醒他們小心的,至於同不同意,高順並不在意。
因為他知道,一旦齊國出兵,隋朝怕是打不起來了,朝廷會掉過頭對付他們。
總之楊堅不會上當,給高順漁翁得利的機會,同樣的錯誤他不會犯第二次,所以其中的事情有些複雜。
隋國再次陷入動亂的漩渦,而齊國卻是一片和諧的景象。
晚春時節,萬物欣欣向榮,在江南呆了那麼長時間,高順有些懷念西湖的景緻。
忙活了好一陣,終於把各項工作安排好,忙裡偷閒到華林園去遊玩一番,又想起了高長恭。
華林園是皇家的後花園,面積很大,這裡山水園林應有盡有,不但可以釣魚,還可以打獵。
可是佈置的再像,也是在城牆之中,高順終於體會到高長恭的感受,一種被束縛的感受。
“小德子。”
“在。”
“鄴城現在應該很熱鬧吧?”
“陛下是想出宮麼,鄴城的確很熱鬧。”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