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都藍可汗拒不承認,大義公主也對長孫晟出言不遜,並讓自己的情夫安遂迦與楊欽謀劃如何誘使都藍可汗反隋。
但長孫晟透過賄賂突厥達官得知楊欽所在,趁夜將其抓獲,帶到都藍可汗面前。
同時還揭發了公主和安遂迦私通的醜聞,突厥人多引以為恥,都藍可汗讓長孫晟帶走楊欽與安遂迦。
公主雖未立即被殺,但處境也十分尷尬。
幾乎就在同時,統治突厥北方的突利可汗染干為爭取隋朝的支援,偷偷向隋求婚。
隋文帝派裴矩告訴來使:“設計殺了大義公主,我朝立即許婚。”
於是突利可汗不斷向都藍可汗詆譭公主,終於激怒都藍可汗,將公主處死。
此時周國的局勢被高順干擾,嚴重偏離了歷史,宇文招已經死了,自然不可能和突厥和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原本的千金公主也許不會再出現了,可週國絕對不會缺女人,佗缽可汗這時候提出與齊國和親,究竟打的什麼主意?
難道他真的想和齊國交好?
那為何之前還要出兵支援周國?
世人不知道這段歷史,不會理解高順此時複雜的心思,他之所以說出那番話,並不是一時衝動。
如果兩國和親,佗缽可汗就會支援齊國統一了麼?
歷史上要不是楊堅動作快,根本不可能替代周國,所謂的蠱惑復仇,在高順看來就是藉口。
中原王朝崛起,會威脅到他們的安危,突厥以千金公主的名義出兵,就是想打壓隋朝。
可隋朝統一天下以後,大勢所趨無法避免,若不是隋煬帝昏庸無道,隋朝也不可能二世而亡。
而楊堅代周後,突厥趁隋朝立足未穩,從甘肅一帶向隋朝發起大舉進攻,隋文帝不得不發兵抵禦,並修築長城。
同時,東突厥沙缽略可汗即位,西突厥達頭可汗拒絕承認沙缽略可汗名義上的宗主地位,公元五八三年東西突厥正式分裂並內戰。
高順知道突厥會分裂,然後會發生內戰,到那個時候,突厥自顧不暇,也就無法干涉中原之事。
當那個時代,高順會趁機滅了周國,統一天下,然後休養生息,伺機再滅了突厥。
有了這個打算,和不和親已經沒有意義了,況且當著那麼多邦國的面,高順不能弱了氣勢。
內閣知道此事後,都表現出憂慮,五部尚書紛紛上書,請求高順重新定奪,只有斛律光無所謂,他和高長恭一樣,是個戰爭狂人。
“和親之事,不必再議,我朝已經決定修建長城,突厥也不會坐視不理。
既然一定會打,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只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即可。”
既然沒人理解高順,高順就乾綱獨斷,只要高長恭不反對,就沒人可以動搖他的決心。
事實上高順猜的沒錯,佗缽可汗的確是兩邊下注,周國那邊也派了使者和親,楊堅答應了。
與兩國同時和親,看起來有些荒唐,佗缽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猜到高順不會答應。
只要高順不答應,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幫助周國,如此就可以牽制中原形式,保證他優越的地位。
如果高順答應了,他也有說辭,帝王家的子嗣眾多,隨便找兩個兒子,也能收了兩個女子。
總之佗缽此舉就是和稀泥,高順不屑與他打太極,表面上看於兩國的關係不利,卻也震懾了那些邦國。
從而奠定了齊國霸主的地位,逐漸引導人心。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