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等到儀式結束,結果又有大臣站了出來,所有人看著臺上的高長恭,知道大戲開場。
“臣聞齊有無知之禍,而桓公以興,晉有驪姬之難,而文公用伯。
近世恭王不終,諸宗作亂,而文宣為太宗,由是觀之,禍亂之作,將以開聖人也。
故桓、文扶微興壞,尊文、武之業,澤加百姓,功潤諸侯,雖不及三王,天下歸仁焉。
恆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義,省刑罰,通關梁,一遠近,敬賢如大賓,愛民如赤子,內恕情之所安而施之於海內,是以囹圄空虛,天下太平。
夫繼變化之後,必有異舊之恩,此賢聖所以昭天命也。
往者,恆帝即世而無嗣,大臣憂戚,焦心合謀,皆以昌邑尊親,援而立之。
然天不授命,淫亂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禍變之故,乃皇天之所以開至聖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先皇驟崩,歸於五行,大王承皇天之眷命,列聖之洪休,奉大行皇帝之遺命,屬以倫序,入奉宗祧。
內外文武群臣及耆老軍民,合詞勸進,至於再三,辭拒弗獲,謹於今時祗告天地,請即皇帝位。
深思付託之重,實切兢業之懷,惟先帝大行皇帝,運撫盈成,業承熙洽,禪位於長恭,改元承光。
茲欲興適致治,必當革故鼎新,事皆率由乎舊章,亦以敬承夫先志……”
一篇奏文,由新任禮部尚書許紀良朗誦,所有大臣都默默聽著,很快就唸完了。
高長恭站在臺上,內心還在掙扎,高順站在臺下,看著猶豫不決的老爹,心裡嘆了口氣。
要不是自己沒有資格,又何必費這個勁。
“請大王繼皇帝位!”
“請大王繼皇帝位!”
高順帶頭這麼一喊,其他大臣也跟著喊,高長恭閉著眼睛默默點頭,旁邊的禮官見了立刻叫來事先準備好的胡太后。
只見胡太后抱著高恆,身後跟著一位太監,手裡拿著托盤,上面放著的赫然是傳國玉璽。
和陳叔寶在明堂見到的一模一樣,只是外表有些舊,光華內斂,卻也是不凡。
看見那玉璽,高順心中一動:“這就是傳說中的和氏璧麼,相傳後世消失了。”
高順此時和大臣們一樣,跪在地上,有太監給高長恭穿上龍袍,帶上皇冠,高長恭結果玉璽,雙手舉過頭頂。
沒錯,這次祭祀就是高長恭的登基大典!
“吾皇萬歲!”
這時候,高順再次帶頭吶喊,與群臣一起山呼萬歲,高長恭很享受這種感覺,內心並不慌張,反而有些興奮。
他武將出身,統領過千軍萬馬,比這大的場面也見過,只是給他的感覺截然不同。
經過兩年的謀劃,高長恭終於成了齊國的皇帝,可高順卻高興不起來,因為這只是開始。
新皇繼位,大赦天下,幼帝高恆被封為德陽王,和斛皇后搬出了宮,暫時住進了將軍府。
而胡太后和高儼,也被髮配到封地琅琊郡,同時還帶走了胡皇后和穆夫人,把後宮徹底騰了出來。
與此同時,王妃鄭氏冊封為皇后,趙氏冊封沒貴妃,鄭氏的女兒被封為蘭陵公主,繼承了高長恭的封地,而高順卻沒得到任何封賞。
高長恭對高順的態度,又讓朝中大臣琢磨不透了,高長恭當皇帝,高順功不可沒,哪怕不封太子,也要封個王啊。
可是高順什麼都沒有,大臣們還以為高長恭生高順的氣了,打算削弱他的權勢,然後將他罷免。
然而沒過多久,高長恭的操作,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睛。
喜歡逐鹿北朝請大家收藏:()逐鹿北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