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世界之事,有時候就是很奇怪。
高順的做法如果放在後世,就是典型的雙標,說難聽點就是既想當那啥又想幹那啥。
他一邊努力維護國內的團結,主動去向斛律光求和,希望他以大局為重,不要在和他爭鬥。
另一邊卻派出了大量的細作,在周、陳兩國暗中挑撥,引起兩國的內亂。
面對斛律光的處處掣肘,高順真想殺了他了事,可是齊國南朝文武,除了高長恭以外,哪裡還有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
飛鳥盡了良弓才會雪藏,如今滿天的雀鳥,不是清算的時候,所以高順忍他讓他,並不打算動他。
而高長恭,繼皇帝位是遲早的事,一旦他當了皇帝,身份就不可同日而語,除非高長恭肯把兵權轉交給他,否則高長恭很難在帶兵出征。
……
陳國,建康。
正月十四,陳宣帝帶著文武大臣到南郊祭天,二十七日,到太廟祭祀,二月初五,到近郊東南的明堂祭祀。
面對陳國的列祖列宗,陳頊心裡五味雜陳,作為漢人正統的王朝,陳頊心裡始終有一統天下的野心。
陳頊即位後,繼續實行先帝陳蒨時輕徭薄賦之策,使江南經濟逐漸恢復,國力也得到了恢復。
此時陳頊跪在明堂中間,陳叔寶和宗族大臣在他身後,面前就是祖宗的牌位,中間還有一個明黃色的布包。
陳頊上香過後,算是完成了儀式,他站起身拿起了那個布包,轉身讓眾人退下,只留下陳叔寶一個。
“叔寶,你可知這裡面是什麼東西!”
陳頊盯著陳叔寶,期待著他的回答,然而陳叔寶卻搖了搖頭,心中一陣疑惑。
“自己開啟看看吧。”
陳頊把布包遞給陳叔寶,陳叔寶恭敬地接過,然後輕輕放在地上,小心地開啟布包,瞳孔頓時一縮。
只見眼前的是一塊印璽,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由藍田白玉雕琢而成,底部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誰能想到,自秦朝以來就富有傳奇色彩的傳國玉璽,竟然被陳頊放在這裡,那他宮裡用的那塊,難道是贗品?
“阿父,這是真的和氏璧?”
然而讓陳叔寶意外的是,陳頊卻搖了搖頭,緩緩說道:“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劫得傳國玉璽子哥,不久侯景敗死,叛亂被平定。
但侯景任命的侍中兼平原太守趙思賢卻趁亂拿著玉璽潛逃到了廣陵,被一個叫郭元建的人搶走了玉璽。
郭將玉璽獻給了齊國的行臺辛術,辛術再轉獻給齊國朝廷,傳國玉璽遂為北齊高氏所有。
這麼多年,大臣一直沒有傳國玉璽,雖然我們刻了很多,但卻都不是真的。
如今我大陳國力慢慢恢復,接下來我們不但要奪回兩淮之地,還要滅了齊國,奪回和氏璧,一統天下!”
驟然間,陳叔寶感覺自己的阿父氣勢一變,哪裡還是平日裡溫和的君主,骨子裡的野心顯露無遺。
“叔寶,當著列祖列宗的面,朕要告訴你,不要被高順那豎子迷惑,你可能不知道,他們父子之所以能控制齊國朝廷,都是那豎子暗中謀劃的!”
“這怎麼可能!”
雖然高順學識不凡,但外表看起來確實人畜無害的,雖然二人見面不多,但書信頻繁,讓陳叔寶覺得他已經很瞭解高順。
“你是陳國的太子,豈能輕易相信他人,如果有一天齊國兵臨建康城下,你覺得他會手下留情麼……”
“我……”
陳叔寶想說不會,但他也不敢確定,雖然高順做事力求完美,可還是會有紕漏。
他在陳國的時間不長,卻也暴露很多東西,利用蘭陵笑笑生的名號要買人心,也的確影響了一些人。
“叔寶,你要記住,你是陳國的太子,未來是陳國的皇帝,你不是為自己而活,還要想想陳國的千萬百姓。”
陳頊一臉莊重的教育兒子,如果高順在這裡,一定會說他吹牛,陳國現在哪來的千萬百姓,充其量也就幾百萬人。
但高順不可能看到這一幕,此時他也參加了祭祀,古代就是這樣,動不動就要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