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速通天下
不說他們兩人交情如何, 只憑藉著自身智商,這一篇文章擺出來,就足夠讓陸離瞭解郭嘉的意思了。
陸離作為文章的作者, 也是走在規勸他人不要傲慢第一線的勸諫者, 自然不會不明白貪功冒進的後果是什麼。
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這是貪功冒進嗎,他這是想要幫助曹操速戰速決!
這要是換個人來勸,陸離早就不耐煩了。
可來勸說的人是郭嘉,因為不能對本時代的人訴說未來的限制在, 他現在只想表示:奉孝你不必擔心,我不是貪功冒進的人,我也不是在傲慢自負, 我心裡都懂,相信我,我有我的節奏。
話雖然沒有直接說出口, 但郭嘉看陸離那個樣子, 還能不明白對方壓根半點沒有被勸到嗎。
郭嘉:“人都道年少輕狂,歲數漸長後會成熟穩重,卻不想伯安竟是反著來的。”
對於這話,陸離全都不認同。
事實上按照他們東漢很多人的情況來看, 許多人都是年少輕狂,被社會教育之後沉穩些許, 位高權重後繼續輕狂。
陸離認為自己並非如此,更不存在什麼反著來的說法。
陸離:“奉孝莫非也被那些所謂的穩妥之人說服了嗎,當年奉孝催我時可不是這般的。”
郭嘉卻忍不住笑道:“伯安看來是半點不曾看進去。”
“若要說當年, 伯安當年何等謹慎,亦對傲慢之人的失敗瞭然於胸, 規勸他人,如今怎麼便非要固執己見,不聽旁人言語呢?”
郭嘉道:“遠一些說,何進、董卓之下場,近一些論,袁本初之情狀,伯安皆是見識過的,如今莫非要帶著明公一起重蹈覆轍?!”
陸離覺得郭嘉這番話,堪稱自己這輩子被罵得最慘的一次了。
什麼叫做他要帶著曹操重蹈覆轍,這又怎麼跟重蹈覆轍聯絡到一起去了。
陸離:“不說此一時、彼一時,明公又怎會是何進、董卓之流。”
“當年高祖陛下結束亂世,建立大漢,用了七年,光武陛下再複大漢,用了十二年。”
郭嘉沒想到陸離會在這個時候用這倆個人的情況舉例,雖然按照他們現在奉天子以討不臣的情況來看,這般舉例似乎也沒有錯處,可有些話說出來真的非常敏感。
郭嘉沒有否認對方舉得這兩個例子:“此話倒是不假,可伯安自己也說了,此一時,彼一時。”
“可是嘉這一場病嚇到了伯安,不然何至於這般心急?”
郭嘉當然清楚真實情況不是如此,他其實也能想明白為什麼陸離現在就是這般一根筋的向前沖,人鑽了牛角尖,哪裡是那麼容易能夠拽出來的。
道理講不通,那就要講情理。
陸離其實也清楚這裡面的道道,當初他為侍中之時類似的手段也沒少用過。
可這種事情要如何解釋呢,這簡直比自己跟張角之間的關系都難以解釋。
至少張角是在這個時代真真切切活過的人,可是未來、穿越這種事情,不說他本就無法宣之於口,便是能說,又該怎麼說,又有誰會相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