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說不說的,這實在是一個出人意料的答案。
給曹操寫信,荀彧半點不帶擔心的,但是給自己親爹寫信,就讓他忍不住回憶了一番自己剛剛說過的話了。
想想,應該沒有什麼值得告家長的內容吧。
回憶完畢,荀彧哪怕拿出了挑刺的心態,也沒有從剛剛的談話中挑出什麼毛病來。
只要不是陸離準備搞什麼歪曲事實,隨便怎麼寫似乎都不存在任何問題。
而對方是一個會歪曲事實的人嗎?
依照荀彧的看人眼光,他不認為陸離是個沒有手段的人,也不認為對方會將這種手段用在自己身上。
事實這就是很單純的一封寫給長輩的問好信而已,至於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寫,可能是想看看荀彧會不會有什麼特別的反應?
當一個人自己不舒坦的時候,是會忍不住想要刺激一下別人的。
陸離雖然準備我不好過,大家幹脆都不要過了,但對於荀彧這種君子確實有點忍不住伸爪子。
荀彧的反應很好的證明瞭家長的威力,多好啊,對方至少還有一個家長能夠讓自己擔心別人會不會對著家長告狀呢。
陸離一點也不嫉妒,真的,他就是有那麼點羨慕。
不過孤兒其實也挺好的,要是陸喬還活著,陸離簡直不敢想對方會在曹操面前如何拆自己的臺。
說到父親這一話題,曹操在外面打仗,老劉家倒是添丁進口了。
伏皇後平安生下了一位皇子,唐姬也身懷有孕了。
天子有了子嗣,這在正常情況下對於王朝而言算是一種可以順利傳承的保障。
可是在這個時候,倒也不是沒人關注,只是比起皇嗣,大家更為關注曹操那邊的戰況。
而與戰況同樣備受矚目的,還有曹操大本營往鄴城方面的遷移情況。
空xue來風,必然有因,事實證明之前的傳言顯然是在給大家打預防針。
而這個情況其實也挺能讓人理解的。
畢竟繼續待在許昌的話,只是後勤的一些調動,就存在著諸多不便之處,更不用說支援長久對北方作戰要造成的多餘損耗了。
不論是從政治角度來看,還是從經濟效益來說,鄴城無疑是一個比許昌更為合適的地方。
陸離不知道其中有沒有自己將伏皇後生子後,天子的一些動作告知曹操的緣故,但在離開許昌前,他有切實站好最後一班崗。
至少在將手頭上的活交接出去的那一刻,他是可以確保不存在任何隱患與問題的。
意料之內,情理之中的,陸離得到了天子的召見。
許多年前,他在洛陽第一次見到天子。
許多年後,他在許昌離開前去拜別天子。
這或許不會是他們之間的最後一面,但是在這個處處不如洛陽的宮殿之中,陸離倒是想起了很多東西。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陸離從不在行禮方面偷懶,他儀態端正的拱手一拜:“陛下。”
劉協道:“昔日我問父皇,陸侍中可是忠臣?”
“父皇答我曰;‘陸侍中為美人’。”
第一次,劉協對著陸離說起先帝,不是為了藉著他們之間的恩義圖謀回報,而是純粹的想要解開一個疑問。
劉協問:“朕曾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又陸續有過不同解讀。不知以侍中對父皇的瞭解,可知父皇此言何意?”
陸離面對這種被懟到臉上問題,問先帝覺得你不是忠臣,你怎麼看?
他能怎麼看呢,陸離只覺得這確實是先帝會說出來的話沒錯了。
陸離要是真的那麼在意忠臣的名頭,他有的是辦法給自己的選擇扯上解釋充當遮羞布。
可陸離沒有這般做,正如他今日面對故人之子的詢問,表現的也相當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