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頭年紀也不小了,都六十好幾了,這拜師不成敬老在,再給對方搞出個好歹了,讓人心裡多過意不去啊。
震驚,一二十左右男子競對六旬老漢做出這種事!
陸離不是那麼不尊老愛幼的年輕人,雖然他這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已經快要走到二十來歲的末尾了,但就算是而立之年的成年人也不能做這麼喪心病狂的事情啊。
陸離似乎一鍵刪除了自己給自己改名的記憶,更忘了剛剛立下沒多久的要跟曹老闆學習的豪言壯語。
鄭重宣告,他絕對不是健忘,但那些是用來對付敵人的,哪裡能用來對付老師呢,他可不是這麼不尊師重教的學生。
還在頭疼陸離學習問題的鄭玄,可不知道自己錯過了多麼應該錯過的東西,他現在是真的頭疼。
作為老師,雖然弟子已經多達百千人,但鄭玄的教育理念從來不包括人多就擺爛,相反,他屬於幹這行、愛這行。
不僅不擺爛,還相當嚴格的要求自己。
他認為作為學生應該尊師重道,而作為老師,要以身作則、精通學業、積極施教且不斷深造學習,以便更好的教育學生。
也正是因為如此,明明留下陸離可能被拖進政治漩渦之中,但是在對表現出一定的向學之心後,他還是沒忍住稍稍鬆了下口。
現在發現對方是不知道被哪個庸師耽誤了的好苗子,鄭玄實在是痛心疾首,哪怕依舊不準備收徒,但真的很想要將對方引回正軌上來。
結合陸離如今的成就,鄭玄忍不住想,到底是他這樣的野路子正合了先帝的喜好,還是如果他走正路子,能夠帶給大漢更好的變化。
但不管怎麼說,連蒙帶猜的理解方式是絕對不行的,對於經意的不深入學習更是不好。
鄭玄準備從源頭下手開始掰正,但陸離卻對《周易》情有獨鐘。
這倒也不是不行,但鄭玄忍不住有些擔心,對方是不是被實際行動後的殘酷結果打擊到了,所以才開始寄託於一些不太實際的東西,比如說命運。
不過這也沒什麼,《周易》是五經之一,學它沒什麼毛病。
而且對方這個奇怪的天厭之情況,學起來說不定還別有一番效果呢。
對於陸離表示自己有基礎,能夠全文背誦。
一開始鄭玄還覺得對方學的是真紮實,現在他只會清楚這代表著對方偏離的也很嚴重。
劣師誤人,劣師誤人啊!
他都忍不住要問上一句,你往日裡跟別人談經論文的時候,難道就沒有被人看出不對來嗎?
陸離一臉無辜:沒有啊。
他們都說跟我聊的可來了,都誇我說的很好,簡直與他們心有靈犀。
先帝在時隨機出題,我可是從沒被難倒過。
鄭玄覺得這個答案簡直荒唐,我大漢竟然有如此多學藝不精諂媚之人嗎?
文風在哪裡?正氣在哪裡?學術又在哪裡?!
但鄭玄看著陸離那張臉,想到對方寫過的《陳情表》,再想想對方的仕途經歷,甚至是對方一開始沒有深入跟自己討論時展現出來的學富五車。
陸離自己不覺得自己學的有問題,表現的足夠自信,再加上他也確實肚子裡有貨,從來不存在半分心虛,看起來就很有樣子。
鄭玄想了想,自己一開始不都覺得對方來找自己學習完全就是多此一舉嗎,這樣一想,一切瞬間就合理化了。
鄭玄都能想象到,但凡自己沒有跟對方深入討論過,日後他知曉對方成為一代大家估計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不僅是自己,恐怕後世人都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我的天,這是什麼險些發生的歷史大騙局?!
無意識的“學術詐騙”竟在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