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學術詐騙
鄭玄的拒絕雖然還算堅定, 但非常可惜的是他盡管是被拜師的那個,事情的發展卻不以鄭玄的想法為轉移。
陸離雖然最後沒有成功拜師,但還是以討論學問為由留了下來。
當此刻正跟著鄭玄學習的學生們知曉陸離到來的訊息後, 那個激動的心情與他們老師的拒絕形成了鮮明對比。
換成別人做著做著官, 突然不做了要學習,不免帶著點在外面混不下去灰溜溜回老家的落魄感。
但陸離不一樣啊,對方已然達成了“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成就,那麼他的急流勇退就變成了一種拿得起、放得下的豁達。
你甚至可以理解為一種對於知識的純粹追求,你看他好好的仕途都不要了, 非要來學習,這樣的人要是不算愛學習,那誰能算得上呢。
大家帶著點見到名人的激動, 又忍不住有點矜持,還不太好意思特別靠近人家,那扭捏的架勢看的鄭玄都覺得重新認識了一下自己的弟子們。
第一次發現你們都有兩副面孔啊。
雖然人家年紀輕輕已經完成了許多人窮盡一生都未必能夠完成的事情, 雖然對方確實長得挺讓人有距離感的, 但你們要不要這樣,我現在是不是有點多餘,要不讓出地來讓你們開場見面會?
不必鄭玄讓地,陸離很快就憑藉著自己的大白話跟大家打成了一片。
別人這麼說話那是文采不行, 學識不夠,但陸侍中這麼跟我們說話, 明顯就是看出了我們在緊張,特意接地氣、搞親民,怪不得對方能夠有今天的成就呢, 人家就是值得。
在跟不少社牛相處過之後,陸離多多少少也是學到了一點的, 想到某位剛剛分道揚鑣沒多久的社牛,陸離迅速劃過了這份記憶。
按照兩個陌生人之間透過六個人就能聯絡到一起的原則,再加上世家之間的聯姻,這裡還是青州,鄭玄的不少弟子七彎八拐的真的能跟陸離扯上點關系。
而有了這份關系,相處起來豈不是更加親近。
雖然跟鄭玄的其他學生相處不錯,但他這次來是來學習的。
盡管這在鄭玄看來只是一個理由,可這個理由也不是純理由,陸離固然有別的想法,卻也是真的想要向對方虛心請教的,他對待老師,只要對方不是師德敗壞的那種存在,他的態度向來良好的不得了。
而作為有教無類的典型代表,鄭玄哪怕沒有收這個學生,在對方明確存在學習態度的情況下,也未曾置之不理。
想要教導一個學生,首先你得了解對方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在瞭解的過程中,經過跟陸離的一番較為深入的學術討論,鄭玄越發慶幸自己抵禦住了美玉良才的誘惑,沒有同意對方的拜師。
倒不是說對方這個美玉良才是假的,實際上是個虛有其名的笨蛋。
相反,陸離雖然年輕,但在學識方面的見識是真的不少,說句博古通今都不為過的。
畢竟陸喬從不吝嗇,系統的知識庫更是豐富,後面去了洛陽之後,劉宏也從不吝嗇於將皇宮藏書跟自己的侍中分享。
可以說陸離的知識儲備哪怕不敢說句數一數二,也是名列前茅的。
學過的知識記得紮實牢固,對於很多東西也有著自己的獨到理解,看起來似乎沒什麼問題。
可是當鄭玄跟對方談及經意的時候,初步翻譯似乎沒什麼問題,但是更加深入的解讀以及他學習的方式方法,都讓鄭玄忍不住懷疑樂安陸氏是不是完蛋了,不然怎麼給自己的嫡長孫請了個這麼奇怪的老師。
這但凡陸離不是出身樂安陸氏,他都要懷疑對方之前根本沒有老師了。
不過對方要是沒有出身在樂安陸氏,也不可能有機會看那麼多書。
只是跟名列前茅的知識儲備比起來,他的許多經意理解雖然頗有獨到之處,但大方面上頗有幾分連蒙帶猜的感覺不說,更加深入的甚至隱約帶著幾分一知半解的清澈。
陸離要是知道鄭玄的這個評價,高低得不服氣一下的,我前世語文試卷文言文那一塊都是滿分來著。
當然了,你要非說我不行,你是純古人的經學大師你說的對。
陸離沒有將親爹奇葩的教育方式說出來,不止是子不議父,死者為大。
要知道鄭玄這個時候正在注釋《孝經》呢,陸離並不準備用他們樂安陸氏代代相傳的孝順來震驚一下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