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太多可惜,是以,人們常常假設許多如果。
如果當年我好好讀書,不至於如當下一般,起早貪黑,被迫謀生。
如果當年聽父母的話,不放棄仕途,也不至於到頭來一事無成,流浪街頭。
如果當年仗劍四方,也不至於像如今一樣,碌碌無為一生,過著重複的日子。
太多如果,只因這世間,有太多人,而每個人,又充斥著太多的如果。
太多的如果,又無不述說著當年那一個個可惜。
許是想到了當年一些如果,吳靜師太心中,便自然而然,想到了那個可惜,只見她慘然一笑,道:“可惜他自始至終......都不愛我。”
李知焉道:“他即已死,你又怎知他不愛你。”
吳靜師太道:“因為你,我便知道。”
李知焉愈加困惑,道:“因為我?”
吳靜師太道:“不錯,因為你的存在,讓我知道,當年他所愛之人,並非我。”
李知焉道:“為何?”
吳靜師太道:“只因你姓李,李乘風的李。”
李知焉更加困惑,不解道:“天下李姓者,不計其數......”
吳靜師太道:“姓李者,的確數不勝數,但任清影的兒子姓李,便只有你一人。”
李知焉沉吟好久,才想通其中關節,道:“所以這就是你要殺我的理由。”
或許在考慮如此一言,吳靜師太亦思忖良久後,才道:“只是其中之一。”
李知焉一笑,道:“其中之一?看來李某還真是十惡不赦。”
吳靜師太道:“你沒有錯,甚至於剛才那個理由,也不是你的錯。”
李知焉認真並正色道:“那你為何還要殺我。”
吳靜師太道:“因為你不死,我望月齋,我南盟,以及整個天下,都要死。”
李知焉亦再次沉吟片刻,點頭道:“這倒是一個非常好的理由,殺一人,終歸比殺一萬人好,從數量上來看,就是一筆劃算的買賣,更遑論一人,換整個天下。”
吳靜師太道:“所以還請李公子見諒。”
李知焉道:“見諒?換位思考,如果是您,您會見諒嗎?”
吳靜師太道:“貧尼會的。貧尼在數十年前,便已死了,如今只剩一具軀殼而已,若今日僥倖殺了李公子,貧尼定會將這具軀殼與公子陪葬。”
李知焉一愣,道:“又是為何?”
吳靜師太道:“貧尼一生,自認從未殺錯一人,李公子無錯,卻被貧尼殺了,自是要以命相抵的,只是比起公子,貧尼終是佔了些便宜。”
李知焉再次一愣,道:“這樣的事,還能佔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