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的茅草屋前,竟如高門大戶一般,立著一木門。
木門上,煞有其事的掛著一牌匾,上書幾個大字,梅鶴居。
但方圓十里的村民,從不如此叫,都叫這裡梅鶴私塾,只因此處,常年住著一教書先生。
說這教書先生學藝之雜,門類之多,學貫古今。
不過讓人唏噓的是,這既多且雜的學術,卻好像一件都未成功過,用當地那些手藝人的話來說,多而雜,便少了一些精。
就拿他年輕時修行來說,聽說連修行中,最基本的境界都不曾達到,最後無奈下,退出修行界。
然後改行替人算命,不過算下來,入不敷出,為何?
因為他算的卦象,好的不靈,壞的靈,好的不靈,就當算了,但這壞的靈驗,人家就得來找他理論一番。
在這鄉野之地,最好的理論方式,就是用拳頭理論。
幸好,他還有些修行基礎,將別人打進了醫館。
也是不幸,因此斷了他對這份職業的期許。
但也不怕,都說老先生學藝之雜,門類之多,不勝列舉。
不能算命,難道就不可以掌廚了嗎?
在當地最大的酒樓胡吃海喝一頓後,以賣身的方式,正式入了職。
你還甭說,老先生做的菜,還真不錯,至少可以與皇家的御廚相比,但酒樓的盤子,卻打爛不少,鍋也被顛爛了數口。
對此,老闆也不好說什麼,畢竟好老先生這口菜的顧客,還真不少,但你說你一個廚子,偷吃也就算了,還偷吃那麼多,讓看上去如此好生意的酒樓,都有了倒閉的跡象,老闆可以容忍其他,但這賺不了錢的活兒,他可不會幹。所以用拐彎抹角的方式,將他給辭退了。
老先生又一次失業了,沒辦法,考取功名。
不錯,走上仕途,吃國家糧,這樣可以吃的理所當然,也不用像酒樓老闆那般小家子氣。
想到這,便馬上行動起來,挑燈夜讀,懸樑刺股,都不在話下。
然後去參加鄉試,想著以後不僅可以胡吃海喝,還可以造福一方,這讓他有些意氣風發,對當今社會針砭時弊,對當今朝廷,大加鞭笞,完全以一代明相的方式,將自己推向歷史舞臺。
但好像當今天下,明相太多,當政者見慣了忠肝義膽,根本不需他如此,正因為見的多,奴顏媚骨在當政者看來,才是必須。
所以他的卷子考官看了一遍後,就撕了,根本連送上去的機會都不給,老先生還以為是自己答辯的不夠精彩,心想這次是不是操之過急,沒有學好,然後又回去努力了一年。
第二年,猶有甚之,只因老師在看了他卷子後,臉都給嚇青了,這次倒沒有給他撕掉,而是用大火燒了,如果撕掉的話,留下什麼證據,可不大好。
第三年,又見是他,這次主考官是看都不再看,直接扔進了火盆裡。
然後第四年,第五年.......直到老先生考到懷疑人生,才徹底放棄對這份職業的念想。
也開始懷疑起這件事本身,他發現,即使寫下那些聖賢書的聖人親自到此,也不定能考的過,畢竟以他現在的水平,已是與聖人不相伯仲。
學了這麼多手藝,發現自己還是一無是處,無奈,只好回家,躺在床上反覆想了幾日,直到被一陣敲門聲驚起,才發現是隔壁村幾個稚童到了此處,問他們為何來此?說是來借書的。
由於家裡窮,沒錢買書學習,見書從老先生窗臺上都蔓延了出來,想必定是很多,所以過來相求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