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最注重的就是整齊劃一。
作為一名新兵,自從離開了父母,融入到軍隊這個大家庭之日起,每一個動作,每一項活動都要統一口令,步調一致,在任何場合,任何情況下,不允許有一絲一毫的自由主義存在,否則,整體不是整體,團隊則不是團隊。
今天在飯堂裡出現的一個不和協的小插曲,對吳和平的影響很深。
按照以往慣例,連長指導員部署完工作後,戰士們依序進入飯堂。
目前,有的部隊實行了分餐制,有的部隊還沒有,八個戰士為一桌,菜分成幾大盤擺在,桌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碗,把盛好的飯放地面前,只等著班長一聲口令後才能夠吃飯。這已經是不成文的規矩。然而,因為這些戰士是新兵,在家裡那種被父母嬌寵慣了的習俗一直沒有改,甚至有的戰士,雖經多次教育後,仍是記不住,這事便發生在僅靠九班的一張飯桌前。
九班戰士們聚齊後,何志超剛說完,“開飯”
就聽鄰桌四班方向傳來一聲碎響,“?”。
四班長柳志把筷子砸向新兵劉永剛。
劉永剛剛伸出去夾菜的手被班長筷子砸中,雖然不疼,但他覺得很丟人。
為什麼,因為班長還沒有說“開飯”,他便在其他人沒有動筷之前,毫不顧及地連吃了兩口菜。這在自己家庭來講其實也沒啥。現在的孩子哪個不是這樣。他不吃,父母還要強逼著他吃呢!可在部隊卻不行,這是沒禮數,不懂規矩,是一種無組織無紀律的表現,沒有做到一切行動聽指揮。
劉永剛是家裡的獨生子,父親開著一家不大不小的酒店,可謂是吃不愁,玩不愁,要啥給啥,吃飯不更是小事一樁嗎?
四班長這一筷子砸過來,他立馬意識到自己犯了什麼錯誤,收回手,一動不動坐著。
此時,劉永剛不用抬眼去年,心裡很清楚,全班的所有人目光肯定全都集中在他臉上。如果是為了別的事情還好,僅為一個吃的,就捱了班長一筷子,他覺的是受了奇恥大辱。
還好,他沒有發作,一併忍了下來。
如果此時,四班長不再訓斥,這事也就過去了。然而,四班長柳志沒有完,筷子砸過去後,開始吼叫,“給我揀起來。”
飯堂就這麼大點的空間,不嚷還能聽見,何況這一吼,也就是說,柳志這麼一吼,全連都知道,這裡出了什麼事。
劉永剛捱了一筷子後,心裡也有些自責。
誰沒自尊心呢!特別是新戰士,自尊心更為重要。他在心裡暗忖著,“班長,千萬別嚷了,我知錯還不行嗎?
誰承想,柳志沒完沒了,喊完這句還不行,“怎麼那麼沒出息,沒吃過飯嗎?給我站起來。”
這一下,劉永剛最後的尊嚴也沒了。他本想慢慢站起來,給班長道個歉,這事算完了。
柳志嫌他站的慢,又加了一句,“快點。”
這下劉永剛火了,心裡想,你吼誰啊!我是新兵不假,可我也是兵,我是人,不是奴才。
突然間,他的脾氣爆發了,一把抄起吃飯的碗。如果是在社會上,還沒參軍前,他準會把這碗朝柳志砸過去。可現在,他已經在部隊接受了十幾天的教育,思想有了進步,考慮問題自然也就稍微謹慎了些。
劉永剛把碗沒有投向柳志的頭上,一扭身砸向了地面。
“噗”那隻碗連同裡面的飯全都散落在地上。緊接著,劉永剛吼叫,“我不吃了。”
猛地轉身,踢開凳子,向飯堂外走去。
柳志怎麼也沒想到一個新兵竟敢來這一手,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劉永剛丟了面子,他也栽了跟頭。這可是在全連面前,被一個訓練沒有超過200小時的新兵給硬碰硬地嗑了,這筋頭還不大。
“媽的,我還整不了你了。”柳志在心裡罵著,怒火頓起。轉身也要往外走。
李新在裡面的一桌正準備吃飯,看見四班發生的事也是在一瞬間,但後來的情況他基本上是看清了。所以,就在柳志向外走時,李新把他喊住了。
“柳志,你幹什麼去?”
“我,我把他喊回來。”柳志壓住火,吃吃地說。
李新帶過很多新兵,包括眼下的幾名老兵班長都是他培養出來的,每個人想什麼,想幹什麼,他心裡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所以,柳志的回答並不讓他滿意,他也想到了接下來可能要發生什麼,所以他把柳志制止住。
“你別動,讓何志超去。”李新說。
何志超正要準備吃飯,聽到李新如此說,心裡也在嘀咕,“這哪跟哪啊!劉永剛不是我的兵,即使柳志管不住,不是還有他們那個排長嗎?”
沒等他想完,李新在那邊發話了,“何志超,你去看看。”
連長說話了,哪還有反駁的理,讓去就去唄!
“是”何志超一推碗筷,轉向吳和平,“吳和平,跟我走。”
何志超想不通,吳和平更想不通。心裡想,“這事跟我有什麼關係,連長叫你去,你叫我幹什麼。”吳和平也只是這樣想,不敢不服從,什麼也沒說,起身。臨走時,不忘告訴齊小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齊小盟,幫我打點飯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