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淩來的那天正好是八月二十,距離八月二十五還有幾天,所以他暫時還沒有機會見到那位傳說中講一上午課的山長。
他拜訪完幾個今後的同窗回來,鄭澤那邊也已經打好了午飯。沈淩看看擺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大碗白米飯,一道素炒菠菜,一道芙蓉雞片。而鄭澤那邊也是一大碗米飯,不過就只有一道小白菜燉豆腐。
沈淩示意鄭澤把飯菜端過來兩人同吃,反正自己也吃不完兩道菜,兩人一起吃也不浪費。
吃完午飯,鄭澤將碗筷交去廚房,回來的時候告訴整理書籍的沈淩,他聽其他書童說,距離這裡不遠有一個徐家鎮,在鎮上可以買到不少日常用品,問沈淩有沒有什麼要買的東西。
沈淩聽了心中一動,從荷包裡取出一塊二兩多的碎銀,讓他以後和其他學子們的書童走近一些,這銀子可以買一些小物品送給那些書童,以便同他們搞好關系。至於買東西,以後有需要再說。
下午的時候,沈淩將自己所帶的東西全都規整完畢,又和鄭澤合力將房間打掃了一遍,掛上了從家裡帶來的帳子,鋪上了被褥,又在房間的角落裡放了些不值錢的小擺件。房間被這麼一弄,粗看起來,倒也幹淨雅緻。
做好這些,沈淩帶著鄭澤又去周圍轉了一圈。他們這排學舍後面還有兩排學舍,前面則是一個可供人觀賞的小花園。園子佔地不大,不過一畝地大小,種著一些常見的花草。東邊還有一個小小的六角亭。有幾個不用上課的學子們在那裡說笑,沈淩遠遠的看了一眼,看其做派舉止,似是舉人,不過也不敢確定。
沈淩和鄭澤圍著園子轉了一圈,後面又去了丙班學堂附近看了看,熟悉了一下路線,便回房預習了一下素日所學的功課。一想到那個正課生和附課生之分,他就頓覺壓力好大。以他現在的水平,也不知道考試的時候,會排到班裡第幾名。
當天下午,沈淩窩在房裡看了半天書。晚上的時候,崔家的兩個兄弟崔尋文和崔尋章才過來找他。崔尋文去年中了舉人,被分到了乙班。而崔尋章則在丙班。他們也對沈淩說了不少有用的資訊,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資訊就是成為正課生有很多好處,不僅是明面上的那些月課獎賞,要他一定要盡力成為正課生。
還有一個就是書院的上課內容,崔尋章告訴他,他們乙班每個月分三課來講,上旬的時候講經,中旬的時候講史,下旬的時候才學做文章。如今正是八月下旬,正是學做文章的時候,教他們的先生姓朱,是一個脾氣很溫和的人。
崔家兄弟走後,沈淩只看了一會兒書,並沒有熬到快三更才睡下,而是二更的時候就睡下了。因為聽崔家這兩個兄弟說,書院這邊不分冬夏,早上五時左右就要起床,五時半的時候用早飯,六時便要求學子們到達學堂。這可比鄭家族學的作息時間嚴格多了。
也不知是不是換了地方,還是心裡有壓力的原因,沈淩這天晚上並沒有睡好。之前參加縣試府試院試的時候,他也有過這樣的情況。所以他讓鄭澤給他打來了一盆冷水,然後用冷水洗了洗臉,便覺精神了很多。
洗漱完,鄭澤已經給他端來了早飯。沈淩吃了兩個素包子,喝了半碗粥,又休息了一會兒,覺得時間差不多了,便往學堂裡走去。
丙班學堂距離他所住的地方並不遠,沈淩不過走了半炷香的時間,等他到了學堂,就發現學堂裡一共擺放了四十多副桌椅。比他先到的十幾個學子正在溫習功課,頭都不抬,絲毫沒有留意到剛剛進來的是一個新面孔。
沈淩也不好打擾他們,稍微等了一會兒,便等到了幾個進來的學子,其中一個正是和他同住一排的郭安。郭安看見他,對他友好的笑了笑,沈淩就借機問他自己應該坐在哪個位置。
郭安回說,坐在哪個位置都行。來得早的,就可以坐在前面的位置。來的晚一些,就只能坐在後面了。他說完,便拉著沈淩坐在一個稍微靠前的位置。
沈淩看著郭安開啟昨日講的一本經書,心裡想的卻是怎麼感覺回到了當初上大學的時候。
很快就到了上課的時候,學堂裡坐了四十來個學子,大多數人就像是沒看見沈淩這個新面孔一樣,只有少數人好奇的看了他幾眼。住在他隔壁的幾個學子,像謝榮都對他淡淡的點了點頭。而崔尋章則過來打了聲招呼才過去和相熟的同窗坐在一起。
學子們都到以後,學堂門口就走進來一個穿著醬色直裰的先生,先往下掃了一眼學子們,在看到沈淩時也不過目光頓了一下,就開始拿出冊子點名。
沈淩直等到最後才聽到自己的名字,忙和之前的學子們一樣站起身朝先生行了一禮。朱先生微微點了點頭,示意他坐下,便開始上課。這位先生與鄭銘的風格完全不一樣,鄭銘是出題目讓學生們自己作,然後指出其中的不好讓學生們再修改一遍。這位朱先生則是出了題目後,很詳細的給他們講如何破題、承題等,每一個步驟該如何做,講解的很清楚。
一堂課下來,沈淩覺得收獲很大。再上課的時候,朱先生接著原來的內容繼續往下講,一上午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下午的時候,朱先生便給他們出了一道題目。學子們做題的時候,朱先生便在他們的周圍站一下或是停一下,這個時候,有疑問或不解的學子就可以向先生提出問題,先生都會耐心的一一解答。
沈淩開始還有些不適應這樣的寫作環境,所以比平時多用了一倍的時間才寫好一篇六百字的文章。文章交上去以後,學子們也不能走,而是要繼續留在學堂裡溫習上午先生所講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