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青見狀挑了挑眉,“你們這是約好了不成?”
黛玉聞言不禁一怔,隨即看到了滿桌的吃食,笑道:“方才還有誰來過了不成?”
俞青道:“璉二嫂子前腳剛走。”
黛玉聞言點了點頭,贊道:“二嫂子倒是個有情義的,如今滿府裡也只她還惦記著姐姐。”
說話間已解了披風坐下。
紫鵑命丫頭們將帶來的東西放下,卻是兩套極精緻的衣裳。
黛玉笑道:“這是給姐姐做的兩套衣裳,看看喜不喜歡。”
俞青翻看了一番,見這兩套衣裳做工極精緻。
衣裳、鞋襪,連帶配套的帕子、絲縧、香囊等都有,十分齊全。
用的也都是上好的料子,紋理細膩,想必考慮到了她如今的身份,顏色花樣都極為淡雅,針腳細密,繡花清雅別致,一見便知費了不少心思,不禁笑道:“這繡工不是丫頭們的手筆,都是誰做的?”
黛玉抿嘴一笑,眨了眨眼道:“姐姐不妨猜猜看?”
俞青聞言笑睨了她一眼,從中挑出一個小巧的葫蘆形如意雲紋香囊,和一雙繡著百蝶穿花圖案的軟緞繡鞋,笑道:“這香囊是妹妹做的,鞋子好像是三妹妹的手筆,下剩的這些看著眼熟,卻又是誰做的?”
黛玉聞言只是笑,卻不肯告訴她。
俞青便看向紫鵑,“好丫頭,快說罷。”
紫鵑笑道:“這些衣裳的料子是我們姑娘先前從南邊帶回來的,花樣也是我們姑娘親自畫的,再交由我與雪雁縫制的。
另外的那個香囊是寶姑娘做的,帕子和絡子是四姑娘做的,再有兩雙鞋襪分別是雲姑娘和三姑娘做的。”
俞青奇道:“又不是生日節下,好好的送我這些做什麼?”
黛玉笑道:“前兒姐姐送了我們那麼些頭面首飾,姊妹們都覺過意不去,寶姐姐便想了這麼個主意。
她說回送金玉首飾姐姐定不會收,便商量著一起動手給姐姐做兩身衣裳,也算是姊妹們的一點謝意。”
俞青這才明白過來,又笑又嘆,“這個寶丫頭,真真是讓人不知說什麼好。”
黛玉嘆道:“寶姐姐真真是好,歷來所見,竟少有人及,只可惜被出身所累,否則以她的胸襟才華,未必不能實現她的青雲之志。”
以前的她總覺得寶釵行事太過圓滑,工於心計,也看不上好好一個女兒家偏偏熱衷名利,再加上金玉良緣之故,因此一直不大喜歡她。
直到後來見識了外頭的世俗人情,民生疾苦,方體會到了寶釵的不易。
如今她已徹底放下了對寶玉的兒女之情,寶釵卻依舊被所謂的金玉良緣所縛,白白蹉跎了青春好年華,不免心下嘆息。
俞青聞言微微一嘆,“這是各人的命數,亦是無可奈何。”
寶釵品貌才學皆是出類拔萃,便是湘雲探春亦有所不及,姊妹中也只黛玉能與之抗衡一二,偏偏出身低了些。
門第高的看不上她,門第低的又不相配,高不成低不就,算來寶玉竟是最好的人選,也怪不得薛姨媽死死抓著金玉良緣不放。
只是俞青私認為若不論根基門第,單論人品才學的話,寶釵配寶玉反而有些可惜了。
說來也奇,賈家的幾個姑娘連帶親戚家的黛玉寶釵湘雲個個出色,在整個京城的世家千金中都是拔尖的。
一眾男丁反而才幹平平,毫無作為,寶玉倒是極有靈氣,偏偏厭惡仕途經濟。
賈璉雖聰明機變,卻又不是讀書的料,無法擔當門楣。
倘若賈家男丁中有一人能有探春寶釵等人一半的胸襟才華,又何愁後繼無人,也不至於淪落到抄家滅族的下場。
不過她該做的已經做了,與賈家已經兩清,日後如何也與她再無幹繫了。
橫豎有鳳姐賈璉這一脈在,兩人如今改了性子,也少了許多罪名,再怎麼樣也會比原著上的下場要好些。
黛玉也想到了姊妹諸人的命運,不禁嘆了口氣,希望那命冊所言不會應驗。
俞青見狀斟了杯茶,又將蓋碗裡的糖蒸酥酪與一碟藕粉桂糖糕推到黛玉跟前,“別想那些事了,嘗嘗這些點心,這兩樣味兒還不錯,妹妹也嘗嘗看。”
說話間見紫鵑已帶著丫頭們將東西收拾妥當,便道:“桌上這些你們也拿去分了罷。”
紫鵑知道她們姊妹倆有體己話說,抿嘴一笑,收拾了桌上的點心,帶著丫頭們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