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警報鈴之所以遲遲未曾拉響,是這空軍作戰與陸軍作戰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一個概念,要等待華夏軍各地的氣象觀察站和前線部隊氣象觀察哨確認各地戰區的天氣情況。
各地匯總回來到空軍作戰指揮部的情況都只是一句話:天空一片晴朗!
王虎彪接連打了幾個電話到空軍指揮部,打最後一個電話的時候不願意掛線了,就等著空軍的最後決定。
當天早上5點45分,空軍最高指揮官杜力高確認無誤後,對全軍下令:“空軍所有飛艇、飛機起飛轟炸倭軍!”
王虎彪這才長長出了一口氣,慢慢地放下了電話機。
在杜力高下令之後不到三十秒的時間,好幾個早已準備好一切的飛艇基地便放飛了第一艘飛艇。
一艘艘飛艇沖天而起,在空中形成編隊,向前線飛去。
這一天早上,在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有三十八個航空基地,放飛了三千多艘飛艇,蔽天遮日地飛向戰區。
在飛艇密密麻麻地湧向戰區的時候,比飛艇更高的空中傳來巨大的隆隆聲音,那是一百零八架飛機正在飛向戰場。
但是,這一百零八架轟炸機還是處在試驗性質的武器,只能執行水平轟炸任務,還不能對地面目標實施俯衝轟炸。
本來,以核潛艇裡面的3d印表機和超級計算機的能力,完全可以製造出俯衝轟炸機來,但胡震認為在華夏軍的作戰飛艇已經領導全世界潮流的情況下,各國都拼了命去學習華夏軍研發戰鬥飛艇,自己沒必要將自己的所有底牌都翻出來,因此只讓工廠搞一點水平轟炸機出來,既鍛鍊工業技術力量打下大規模生產的基礎,還為日後全面淘汰飛艇積累經驗和鍛鍊飛行員隊伍。
轟炸機的編隊速度非常快,飛艇雖然是先起飛,但卻被轟炸機掠過頭頂趕到前面去了。
飛艇和轟炸機龐大的編隊掠過華夏軍的前線陣地,撲向倭軍後方。
華夏軍陣地上的華夏軍戰士和支援前線的民兵,見到畫著華夏軍旗幟的飛艇一隊隊地從頭頂的天空掠過,紛紛大聲歡呼起來。
倭軍陣地的中的倭軍看到蔽天遮日的飛艇隊伍,很多人嚇得臉都變青了,有些被抓來的高麗炮灰,第一次看到這種會在空中飛行的機器,更是嚇得手腳簌簌發抖,更有甚至,有人的褲襠底下滴下了一條水線,發出濃烈的尿餿味。
但是華夏軍的飛艇和飛機,並沒有在前線向倭軍丟下炸彈,而是掠過前線陣地軍,向高麗北部飛去。
按照空軍的計劃,這一次大規模的轟炸,是要殲滅倭軍,因此轟炸的目標,首先是要從轟炸倭軍隊伍尾巴開始。
地面的倭軍看到頭頂飛過的飛艇,但卻沒多少有效的通訊手段迅速通知後方的部隊,只能急忙派出通訊兵騎著快馬,拼命地疾馳回去通知後方的部隊。
但是,雖然已經天晴了,道路吸滿了雨水,還是泥濘不堪的,快馬也快不起來。
倭軍還有兩條有線電報線路,從前線迅速告知了後方的部隊,但此時行走在泥濘的道路上倭軍隊伍,豈能說閃避就閃避得了的。
喜歡超級大華夏請大家收藏:()超級大華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