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算前緣總相誤上)
李從嘉眼見得天色暗下來,心內思索再三,女英那雙眼目在自己身上打量著,分明是看出了安定公心有所牽,格外細心地悄然起身,“若是安定公有事在身,便不用費心陪著女英了,今日多有討擾,爹本是讓我來看望姐姐,姐姐既無憂那女英便該回去了。”
娥皇顧不及去想李從嘉是否真的有事,只聽得女英說要走,心裡自然萬萬不捨,“急什麼,我派人回去說一聲,今夜就留下和姐姐好好敘敘舊情,我們姐妹這麼長時間未曾得見,你來了還急著要回去。”拉過她的手便喚來流珠去派人回周府通稟,“告訴我爹,娥皇身子無礙,見了妹妹更是高興,今夜便留她和我同住,不用擔心。”
女英順著她的手坐下,卻還看著李從嘉的神色,李從嘉眼見得她望向自己,愈發笑得寡淡,抬腕想倒杯茶,卻一眼見得那木鐲。
它沒有自己想象中的沉重,帶著也沒見得什麼不習慣。相反地,偶爾地瞥見它,總有讓自己心安的力量,這小小的木鐲子便是一句承諾,一種賴以維系的信念。
你欠我一命,所以記得要好好地活著。
那茶水溫熱,喝下去像是那荒唐時候自己肩頭蜿蜒而下的血跡,他狠狠地撕咬間換得自己無力地想要逃離,那溫度猶在周身般燃燒,面色微微一變。
娥皇確實不知他今天是否還有事在身,不過他卻也並未拒絕留下,一時不知如何,只得問他,“從嘉?”
縱情的回憶突然被打斷,第一次李從嘉竟然有些慌亂的神色,讓她們都奇怪不已,“從嘉怎麼了?”
李從嘉手裡一個不穩,有些茶水濺出來,肩膀上那不曾再見任何人的傷口隱隱做疼,他故作鎮定地放下杯子,“我傍晚時分約了人,這才記起,實是不該。”
娥皇有些疑惑,“女英難得來一次……”這個時間必不會是進宮或是什麼大事了,他卻突然說要離開。
“姐姐不用麻煩,安定公有事便先去,姐姐陪著女英便好了。”說的及其乖巧聰慧。
“早前約定的,這幾日事情多便忘了,這一提我才想起。”李從嘉起身不願再多解釋,覺得自己越說越像心裡有事。匆匆地轉去後面想換件衣服外出。
娥皇不曾見得他望向自己一眼,心裡悵然若失,女英卻還在一旁又不好多說什麼,只得作罷。
一時有人過來拿著碧色的外衫過來給他換上,他由著他們給他系束帶,腦海中全是那一日混亂的偏苑,怎樣也揮之不去,“現在什麼時辰了?”
“回安定公,酉時將過。”
他也並不確定趙匡胤究竟幾點相約,夜晚獨上鳳凰山的舉動又實在離奇,一時又猶豫起來,這一去恐怕不是一時半刻能夠回得來的。
何況,何況他突然怕見到他。
原因自己也無從尋找,只是那一日都是太過於縱情,冷靜下來,突然變得再見無話。
飄篷趕過來,“主子可是要出去?我去叫人備車。”
“我…。。”李從嘉想叫他先別去,可是想著自己衣服都換了還猶豫什麼,罷了,展扇而去。
天水碧色的衣裳隱入了車中。
安定公府正門外,還是素雅的馬車。
誰知這一切正被不遠處的男子一雙眼目死死地盯住。
他等了一天,整整一天,終於眼見得李從嘉出來,無論要去哪,他都要追上。
瘋狂而絕望的目光。若是李從嘉一日不出現,他便打定主意在這裡守下去,就不信李從嘉能老死在他自己的府中。
李從嘉並不急,相反像是故意給自己反悔的機會一般,慢慢地讓馬車順著那街市一路往偏僻的城外走。
鳳凰臺,去還是不去。
若是不去,此別經年,從此再不需記得人生中還有如此一段旖旎往事。從此各自天涯南北一方,李從嘉便還是那個只羨鴛鴦不羨仙的安定公。如果此時調轉回去,那麼一切都能重新開始。不過今後他知道什麼,趙匡胤知道什麼,就權當那一夜,那棵樹後的兩個人從來沒有遇見過。
這不過是自己一句話的事情,可是怎樣也說不出口。愈發看見快要出了城,腕子上的木鐲恰被自己按在一側的車壁上,硌得生疼,可是不想放開,如此與那肩上的傷口對抗,終不得解。
李從嘉放棄似的向後稍稍仰著閉目休息,“快些走,天全黑下來之前到鳳凰山。”
我還是不肯徹底放棄。
不管出於什麼感情,總之,還是想要在你臨走之前,再見一面。
一匹馬暗中悄然跟著那馬車一路而來。
眼見得鳳凰山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