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順此論,表面上說得冠冕堂皇,要與沙俄為敵。
其實是避重就輕,以對抗沙俄為藉口,逃避粵匪,經營盛京。
“此論最是誤國。
天下誰不知道,粵匪與大清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難道說,我們經營盛京,粵匪就不會打我們了嗎?我們苟且偷生,粵匪就會容許我們偏安東北嗎?
“古人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大清立國兩百餘年,文治武功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朝代。
不管粵匪軍力如何強盛,咱們也要整軍經武,與粵匪決一死戰……”
好一個伶牙利嘴。
懿貴妃一介女流之輩,竟發出此等商論,一會兒是“寧贈洋夷,與予家奴”
,一會兒是“攘外必先安內”
,一會兒又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眾大臣聽過懿貴妃的高論,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恭親王率先附和,說道:
“不錯,攘外必先安內。
粵匪是大清的心腹大患,英法俄皆為疥癬之疾。
大清一日不除粵匪,則一日不得安寧。
我們理應集中全部力量對付粵匪,趁機奪取淮河沿岸和襄陽。”
恭親王雖然沒有實職,但在群臣中很有威望。
有他帶頭,惇親王、周祖培等人紛紛進言,附和懿貴妃的觀點。
懿貴妃最是爭強好勝,眼見自己的觀點佔了上風,不免有些沾沾自喜。
咸豐也有些得意,覺得自己寵幸懿貴妃,讓懿貴妃參與朝政,也算是有識人之明。
朝臣對此多有批評,認為後宮干預朝政,有違祖制。
這下,懿貴妃表現卓異,大臣們沒話說了吧。
可他又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
見懿貴妃出了風頭,恭親王又與之唱和,不免心生嫉妒,斥責懿貴妃道:“大臣集會,你一個婦道人家摻和什麼?你跪安吧。”
跪安就是催她離開的意思。
懿貴妃滿臉的委屈,淚水也噙滿了眼眶,向咸豐行禮後告別。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