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軍中設定野戰軍,已經引起了爭議。現在,楊烜又打算在省以上新增1個局,更令馮可欽和陳虹頗感猜疑。
帝國行政級別共有5等,分別為國、省、府、縣、鄉。如果再增加1個局,行政級別將變成6等。陳虹既是第1野戰軍軍長,又是西南局主任,令他壓力倍增。
聯想到馮可欽的藩鎮之論,陳虹更覺惶恐,說道:“皇上,臣擔任第1軍軍長,麾下有4個野戰步兵師、1個野戰騎兵師,已有力不從心之感。
“如果再擔任西南局主任,恐怕才力疏淺,難堪此任。況且,西南地方廣闊,設定1個西南局主任,帝國向來沒有這種先例,做主任的也難以兼顧到各個省份。”
楊烜笑笑,說道:“規矩都是人立的,帝國建國不久,更應與時俱進,不能因循守舊。西面地方廣闊,中央更加兼顧不到,所以要設定1個西南局,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1,可以事權統1。西南不同於其他地方,情勢複雜。第1軍既要攻佔西南各省,還要在當地建立基層政權,既要實施均田免賦,還要解放農奴、徹底廢除土司,非軍政1把抓不可。
“第2,西南地方廣闊,交通不便,更不通電報,資訊傳遞滯後。你率領第1軍深入西南,不能事事請示中央,我們也不便掣肘。
“第3,西南局本就是1個過渡性的機構,事後就要裁撤。局有區域性、暫時之意,因征服西南而設。等到西南各省走上正軌後,西南局也將裁撤,恢復國、省、府、縣、鄉5級建制。”
陳虹釋然了,欣然接受西南局主任1職。他深感責任重大,向楊烜討要了幾個精明強幹的文武官員,作為進軍西南的助手。
其中,臺灣省委主任楊國瑞,年輕有為,銳意進取,很得陳虹的賞識,陳虹打算請他擔任4川省委主任。
楊烜會心1笑,對陳虹的安排深感滿意。楊國瑞雖然年輕,論起輩份,卻是楊烜的族叔。當年楊烜起兵造反,楊氏族人以楊國琛、楊國瑞為首,從4川老家趕到廣西加入義軍,為楊烜立下汗馬功勞。
楊國琛積功至資政院議長,是1等文官,俗稱“正國級”,官居極品。楊國瑞則積功至臺灣省委主任,是3等文官,俗稱“省部級”,算是封疆大吏。
臺灣孤懸海外,1向不受滿清重視,原本只是福建下屬的臺灣府。帝國攻佔臺灣後,在臺灣設定行省,楊國瑞是第1任省委主任,在任上開拓創新,政績斐然。
短短几年間,臺灣已經煥發出勃勃生機,商業繁榮,農業振興,內地百姓大量遷臺,工業初具雛形。
4川的人口、經濟、面積數倍於臺灣,又是楊氏的家鄉,由楊國瑞擔任4川省委主任,最是合適不過。臺灣省委主任與4川省委主任平級,但兩省地位懸殊,楊國瑞轉任4川,也算是1種升職。
設定西南局之議,就這樣確定下來。楊烜繼而說道:“西南局之外,我還想再設1個安南局,統1管理交趾、柬埔寨、寮國3省的軍政要務,併兼管南洋同盟會。”
帝國已在柬埔寨、寮國兩地設定行省,但這兩省地形複雜,民族眾多,設定行省工作不如交趾、臺灣那樣順利。兩省與京城相隔萬里,訊息隔膜,中央亦缺少足夠的精力處理柬埔寨、寮國事務。
同時,為更加有效地控制中南半島,楊烜已經決定,要對3省的行政區劃做出重大調整。按照中國傳統犬牙交錯的原則,對3省邊境重新劃定,既能促進3省內部,3省與內地之間的溝通交流,也能彼此防備,消除3省獨立的土壤條件。
種種原因,使楊烜深感有必要設定1個安南局,統1領導中南半島3省,以及更南的南洋同盟會。
陳虹為人謹慎,地位低於馮可欽,不願在這種國家大事上多發意見。不過,地位低的人要先發言,他避重就輕,專門談論省界劃定問題,說道:
“交趾之防北國,主要靠北部山脈,又以高平、諒山最為緊要。應將交趾北部山區劃歸廣西,如同陝西之有漢中。漢中自古屬於4川,而4川地形特殊,易守難攻。漢中歸於陝西,則4川永難獨立。
“同樣的,寮國北部應劃分1部分給雲南,以促進寮國與雲南的交流,防止寮國獨立。此2者最為關鍵。至於交趾、寮國、柬埔寨3省省界的劃定,按照犬牙交錯的原則辦理即可。”
楊烜點點頭,認可了陳虹的意見,說道:“原則上這樣辦,具體讓政務院牽頭,由安南局拿出意見。安南局軍政委員會主任人選,你們看誰合適?”
這個問題,就不便陳虹回答了。馮可欽想了想,說道:“第2軍的防區,包涵了中南半島。軍長羅大綱武功有餘,文治不足,恐怕擔當不了安南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