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烜深以為然,說道:“西南局主任與第1軍軍長合2為1,乃因西征事務複雜,必須事權統1。設定安南局,重點不在於打仗,而在於調和內部矛盾,使3省早日融合,尤其要使寮國、柬埔寨兩省早日走上正軌。因此,安南局主任應當另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熟悉中南半島的文武大員,1共有3人,分別是第2野戰軍軍長羅大綱、交趾省委主任陶煜、步兵第2師師長鄒鳳羽。
野戰軍地位更為重要,羅大綱剛接任軍長,不宜調動。陶煜年邁,又是綠營降將出身,擔任省委主任已是超擢,不宜再主政安南局。鄒鳳羽做過總參謀部作戰處長,現任步2師師長,資歷仍然過淺。
3人都不適合擔任西南局主任。
楊烜認為,交趾、柬埔寨、寮國為世仇,歷史上曾攻伐不已。帝國將3地置為行省,要想穩固中南半島,除了要劃好省界,還要解決好3省內部矛盾,要帶領3省百姓走向共同富裕。
這就要求,安南局主任應當有足夠的權威,使3省軍民服其號令;要有足夠的人脈,可以從別處調動更多的資源開發3省。
這就意味著,安南局主任應當來自中央,至少是個3等文官。若是武官,至少要具備准將以上軍銜。
這種人事上的大事,馮可欽與陳虹都不便多言。楊烜思索良久,說道:“或許,可以讓楊國琛擔任安南局主任。”
馮可欽覺得不宜如此,說道:“資政院議長是1等文官,安南局主任是2等文官。若讓楊國琛主政安南局,在外人看來未免是種貶謫,恐怕會招來不必要的猜測。”
楊國琛是楊烜的族叔,久在京城任職,缺少主政1方的經歷,早就想到地方上歷練1番。楊烜很清楚他的想法,便說道:
“楊國琛久靜思動,1直呆在京城,不妨讓他去安南開開眼界。他是資政院議長,就連政務卿都給賣他幾分面子,有足夠的權威、資源主政安南。低職高配,就讓他暫時委屈1下吧。”
資政院議長之位非同小可,楊國琛去安南局任職,必將帶來1系列調動。
首先,楊烜打算讓唐約翰接替議長之職。唐約翰原本是美國人,擔任革命軍海軍司令,為革命軍海軍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雖已加入帝國國籍,但畢竟是個洋人。帝國1路高歌猛進,國人民族自信心大漲,再讓1個金髮碧眼的洋人擔任海軍司令,著實有礙觀瞻。
那麼,讓唐約翰轉改文官,擔任正國級的資政院議長,也算得上是某種明升暗降。
而且,資政院負有監督政府、糾彈官員等責任,唐約翰為人坦率,敢說敢做,足以勝任議長之職。
馮可欽主管革命軍,對唐約翰的去職表示擔憂,說道:
“當前,我們正在大力發展海軍,又要新建1支東洋艦隊,人才缺口很大。唐約翰是個難得的海軍司令,我擔心他走之後,會影響海軍建設進度。”
楊烜不以為然,說道:“沒關係,海軍參謀長張墨文武雙全,能勝任司令之職。唐約翰卸任後,由張墨升任司令。霍華德同樣精通海軍業務,讓他擔任海軍參謀長。
“海軍建設進度快、力度大,我會親自關注。此外,第1批留學英國的海軍留學生,也即將學成回國,可以緩解人才缺口。”
增設西南局和安南局之事,遂成定局。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