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軍是革命軍爭奪天下的主力,也是此次擴軍的重點。
1)新增1批野戰師。
步兵師有4個,番號順延,分別為野戰步兵第6師、第7師、第8師、第9師。
步6師由獨立第1旅擴編而成,師長由岑毓英擔任。當年,岑毓英主持修繕靈渠工程,打通革命軍北上湖南的水上通道,受到楊烜的賞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革命軍東征閩、臺前,岑毓英以1個步兵團為基礎,組建獨立第1旅,開赴雲南,首先攻佔雲、桂相接的廣南府,之後不斷向西蠶食。如今,獨立第1旅已經攻佔了大半個雲南,清軍只能龜縮在昆明等少數大城市裡。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邊陲,與緬甸、交趾、寮國等地相鄰,地位位置極其重要。為此,獨立第1旅擴編為步兵第6師,以加強帝國西南邊防。
步7師由楚軍改編而成,以左宗棠為師長。步7師將負責進攻湖北,尤其要攻取襄陽這座天下重鎮。之後,步7師將駐守襄陽,為日後進攻陝甘做準備。
步8師由湘軍改編而成,以曾國荃為師長。步8師集中了湘軍精銳,內部人才濟濟。經過革命軍改造後,無疑將煥發出更為強大的戰鬥力。
步9師由步兵暫編旅擴編而成,由李鴻章擔任師長。李鴻章歸順帝國後,在較短時間內整編廬州團練,以革命軍的組織方式加以改進,取得了顯著實效,受到革命軍高層的認可。
新增1個野戰騎兵師,由暫編騎兵旅擴編而成,以張樂行為師長。原革命軍6軍直屬騎兵師改稱騎兵第1師,新增這個師稱騎兵第2師。
北方多平原,利於騎兵作戰。西北面積廣闊,同樣需要大量騎兵。
6軍本想再擴編1個炮兵師,遭到楊烜的否決。楊烜認為,炮兵師耗資甚大,成本過高。此外,湘軍覆滅後,革命軍在南方已無敵手,對付殘餘清軍是手到擒來。
擴編步兵和騎兵,是為了佔領西南各省。保留1支小而精的炮兵,可以把軍費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在革命軍與列強開戰之前,實無必要擴編炮兵。
2)6軍確定軍1級編制。
西征之前,革命軍增加了軍1級編制,增設第1軍、第2軍。實戰證明,軍1級司令部深入前線,可以統籌師1級部隊,在戰場上迅速做出反應,有利於前線指揮。統帥部也可以擺脫戰場雜亂,集中精力籌劃戰略層面的指揮。
革命軍6軍將確立軍1級編制,初設第1野戰軍、第2野戰軍、第3野戰軍3個軍。
第1野戰軍實力最強,以陳虹為軍長,下轄步兵第3師、第4師、第5師、第8師,騎兵第1師共5個野戰師。第1軍將繼續西進,佔領西南各省,未來以貴州、4川、西藏、青海等省為防區,各省守備師亦受第1軍節制。
第2野戰軍實力最弱,以羅大綱為軍長,下轄步兵第2師、第6師兩個野戰師,以廣東、廣西、雲南、寮國、柬埔寨、交趾等省為防區,各省守備師亦受其節制。
第3野戰軍實力中等,以楊田為軍長,下轄步兵第1師、第7師、第9師,騎兵第2師4個野戰師,以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福建、臺灣、上海等省市為防區,各省市守備師亦受其節制。
3)擴編若干直屬部隊。
總司令部直屬部隊中,近衛師由1萬人擴編至1萬5千人。近衛師只聽命於總司令,只對總司令楊烜1人負責。即便是副總司令馮可欽,也無權調動近衛師。
6軍、海軍直屬部隊中,有擴編亦有縮編。譬如,鐵道兵由1團3千人,擴編至1師1萬5千人;工程兵由1團3千人,擴編至1師1萬5千人;海軍上海港、寧波港、基隆港都有所擴編。
帝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鐵路和工程建設,又在努力爭奪海權,擴編鐵道兵和工程兵,實有必要。
與之相反,各省守備師有所縮編。譬如,廣西、廣東、福建、浙江、臺灣、交趾等省都已穩固,守備師員額已由1萬5千人縮編至1萬人左右。
各直轄市更是穩固,守備師員額銳減至5千人左右,改稱為警備旅。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