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官大會第4項議程,表彰獎勵此戰中表現卓異的上校以上軍官。
副總司令馮可欽宣讀了表彰名單,在座軍官中,有半數以上獲得表彰獎勵。其中,封爵最為引人注目,含金量最高。
有1人獲封侯爵,即為第1軍軍長陳虹,爵號為“靖西侯”。楊烜賜予陳虹“靖西侯”的爵位,顯然是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在不久的將來解放大西南。
有5人獲封子爵,分別是南洋艦隊司令李銳、海軍6戰隊司令6順德、步1師師長楊田、步4師師長李秀成、步3師師長馮海洋。
步2師長期駐守交趾,師長鄒鳳羽在征戰柬埔寨時獲封子爵。至此,革命軍5個主力步兵師中,除第5師師長林啟榮外,其他4個師長都已獲封子爵。
步5師成立時期最晚,師長林啟榮資歷太淺,在這場戰爭中同樣立下了汗馬功勞,因而獲封男爵。
近衛師師長陳玉成、騎兵師師長王浩情形與林啟榮類似,獲封男爵。
男爵共有十1位,除了親臨前線的部隊主官外,總司令部參謀、軍政、後勤3大部門,情報部門,包括政務院國防部,都有人獲封男爵。
帝國的爵位,與前代又有所不同,更像是1種榮譽稱號。獲得封爵的人,不拿津貼,不佔用國家編制,但可在公共服務方面享受優待,子孫參軍、入學亦可得到照顧。
爵位可以繼承,但每繼承1代,就要降級1等。公、侯、伯、子、男5級爵位,每級兩等。理論上,即便是級別最高的1等公爵,子孫繼承9代後也要除爵,成為平民。
楊烜為軍官代表頒發了表彰獎勵的證書。
第5項議程,為晉升軍銜的高階軍官授銜。在場的高階軍官中,有1人晉升上將,即副總司令馮可欽;有1人晉升中將,即第1軍軍長陳虹;有兩人晉升少將,即第1軍副軍長楊田、海軍參謀長張墨。
晉升准將的人就更多了。其中有1人湘軍降將,頗為引人注意,即為原楚軍統帥左宗棠。他麾下的楚軍將整編為1個野戰步兵師,左宗棠出任師長,按慣例應當定軍銜為準將。
另有1個曾國荃,同樣晉升為准將。他哥哥曾國藩已經自殺殉節,曾國荃受命護送曾國藩的棺材回鄉,順路招降湘軍,因為未能出席此次會議。
第6項議程,公佈新1輪軍隊改革方案。接下來,革命軍將攻佔西南各省,改革軍隊已是勢在必行。楊烜對照已經擬定好的改革方案,簡要向在座軍官做了介紹:
1、海軍方面。
1)新增1個東洋艦隊。海軍將向任務型海軍的方向發展,在原有南洋艦隊的基礎上,新增1個東洋艦隊。東洋艦隊司令部駐上海,以福建漳州港為界,漳州港以北洋麵歸東洋艦隊,漳州港以南洋麵歸南洋艦隊。
東洋艦隊與南洋艦隊1起,將負起爭奪海權的重任。兩支艦隊要積極向外海進軍,儘快獲得遠洋作戰能力,拓展帝國海防縱深,為帝國爭取海洋利益。
2)內江艦隊整體轉隸6軍。內江艦隊顧名思義,以內部江河湖港為作戰區域。內江艦隊的船隻,多以小噸位戰船為主,甚至還保留有不少風帆運輸船,根本就不能在外洋作戰。
在實際作戰中,內江艦隊常常配合6軍,為6軍提供運輸服務。海軍正在積極向外洋型海軍的方向發展,再保留內江艦隊已不合適。為此,不如干脆把內江艦隊轉隸6軍。
湘軍水師統帥彭玉麟,轉到內江艦隊任職。不過,他並不擔任實職,楊烜給了他1個“長江巡閱使”的差使,准許他巡視長江沿岸各地的革命軍。
“長江巡閱使”雖無實權,卻可以訪察各地社情、民情、軍情,有“專摺奏事”之權。
這正合彭玉麟之意。他1向不喜做官,清廷已經封他做了巡撫,他卻堅辭不就。楊烜本人也很欣賞彭玉麟,特意給他專摺奏事之權。
歷史上,彭玉麟淡泊名利,不治私產,戰爭1結束就解甲歸田。國家有事,他又出來做事,是個典型的只做事、不做官的人。)
3)新增1個海軍6戰隊支隊,番號為“海軍6戰隊第4支隊”,以楊載福為支隊長。楊載福與彭玉麟1樣,都是湘軍水師統帥,私德很好。
行5出身的楊載福,與書生氣十足的彭玉麟相比,更適合擔任武官。6戰隊第4支隊,將以投降的湘軍水師官兵為主體,從整個6戰隊抽調骨幹。
曾國藩、胡林翼在世時,亦曾大力支援湘軍建設水師,甚至還購買、改建了1批蒸汽動力戰船。與6師相比,湘軍水師擴軍不多,軍紀維持得很好,水師官兵也較為精銳,足以改造為海軍6戰隊。
2、6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