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850再造中華 > 第634章 漏網之魚

第634章 漏網之魚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敵國小白臉 殘唐局 水滸萬金侯 較量無聲 星際浮雕師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 西晉二當家 亂世才子 大明:我,開國王爺,帶頭反對分封制 美利堅獵魔紀 故宋帆影 曹魏天子 我是特種兵之狼兵 隋末之群英逐鹿

隨著曾國藩的投降,湖北戰場的湘軍迅速灰飛煙滅。主帥殉節,各地殘存湘軍也喪失了抵抗意志,遇到革命軍後大多選擇投降,鮮有敢於頑抗革命軍者。

湖南戰場上,湘軍主帥李續賓在保衛長沙時戰死,餘眾由弟弟李續宜統領。李續宜思路靈活,不像兄長那樣頑固,得到曾國藩投降的確切訊息後,亦選擇繳械投降。

西征第1階段提前結束,革命軍達成了預定作戰目標。美中不足的是,長江北岸的滿洲馬隊大多逃脫,也了漏網之魚。

這批滿洲馬隊,主要有兩支,由蒙古正紅旗都統多隆阿統1指揮。1為多隆阿的黑龍江馬隊,主要有5千多騎兵;另1支為都興阿的吉林馬隊,主要有4千多騎兵。

再加上其他騎兵,多隆阿手下有1萬多騎兵,實力不容小覷。

黑龍江馬隊、吉林馬隊是滿洲馬隊中的精銳。這兩部馬隊原本部署在東北苦寒之地,作風相對淳樸,沒有染上關內8旗的弊病。為了維持黑龍江馬隊、吉林馬隊的戰鬥力,清廷嚴禁他們出省,更不準旗兵逃籍做生意。

當年為了對付太平軍,清廷調集這兩部滿洲馬隊出關,到長江北岸與太平軍作戰。江北多平原,滿洲騎兵往來如風,曾給太平軍以大量殺傷,太平軍聞之色變。

這1次,多隆阿、都興阿不願為曾國藩賣命,騎兵跑得又快,兩部滿洲馬隊幾乎全身未退,實力未受損失。

不過,他們也不敢跑得太遠。臨陣脫逃本就是死罪,若跑得太遠,逃跑的形跡過於明顯,多隆阿連解釋的理由都找不到。

多隆阿帶著馬隊逃到了安徽省6安州。6安位於河南、湖北、安徽3省交界處,是1座軍事重鎮。

多隆阿陳兵6安州城下,擺出1副進攻6安的架勢。都興阿對此卻有不同意見,向多隆阿提議道:

“禮公,我們現在只有馬隊,缺少攻城大炮,進攻6安州並無把握。何不避實就虛,把部隊撤向淮北?淮北多平原,利於騎兵行動。僧王的蒙古馬隊又部署在河南歸德府今之商丘),可以隨時支援淮北。”

多隆阿苦笑1下,說道:“直夫,我何嘗不想撤到淮北?但形勢所逼,我們決不能擅自向淮北撤退。朝廷不明前線形勢,不管我們如何解釋,都不會相信我們,只會怪罪我們臨陣脫逃。

“我把兵馬撤到6安州,頗費了1番苦心。第1,咱們要擺出全力進攻6安州的樣子,讓朝廷知道咱們沒有臨陣脫逃,而是另闢蹊徑,反殺到了敵後。

“第2,滌帥那邊形勢還不明朗。咱們留在6安州,可以儘早探明情況,儘早作出反應。如果他突圍成功,咱們就得再次接受他的節制,就得儘快帶兵進入湖北。如果他突圍不成功,咱們就得相機處理,或帶兵過去救援,或藉機脫離湘軍,自立門戶。

“第3,6安州緊挨河南光州今之信陽)。安徽、湖北1失,河南就要危險。河南巡撫有求於我們,我們兩部兵馬的糧餉彈藥也有就著落了。萬1情況緊急,咱們也可以撤入光州避險。”

這1手如意算盤,令都興阿深感佩服。他說:“禮公高見,令某茅塞頓開。那麼依禮公之見,滌帥能突圍成功嗎?若突圍不成功,他會投降粵匪嗎?”

都興阿已經得到了確切的訊息,證實曾國荃已經投降。他有些幸災樂禍,甚至盼著曾國藩也投降,好羞辱這些漢族官員。

多隆阿搖了搖頭,說道:“粵匪水師太厲害,滌帥不見得能突圍成功。就算他能在蘄水流域突圍成功,後面還有更多的大江大河,難以逾越。

“他要想突圍成功,除非1直向北,遠離長江流域,那就要進入河南了。滌帥節制不了河南巡撫,自然也就不會向河南突圍。

“曾國荃已經投降,雖是意料之外,卻也是常理之中。滌帥就不1樣了,即使突圍不成功,也不見得會投降。他是講理學的人,把名節看得比什麼都重,不會輕易投降粵匪。”

都興阿不由得對曾國藩肅然起敬,說道:“還好我們搶先突圍出來了,不至於像滌帥那樣陷入被動。我想,咱們要攻6安州,既要做樣子,就要大張旗鼓地做樣子。

“好教世人知道,咱們8旗才是大清的頂樑柱,不比湘軍這種地方團練,說降就降。也叫朝廷知道,咱們並不是臨陣脫逃,而是巧做轉移,在粵匪背後開刀。”

多隆阿贊同都興阿的意見。他現在雖然暫時脫離了險境,同樣損失慘重,步兵全軍覆沒,騎兵也損失了1千。如此損兵折將,傳到朝廷那裡1樣要受處分。

可以說,多隆阿的處境同樣很難,同樣被動。1步走錯,後面將難以挽回。但不管怎樣,他把麾下的精銳馬隊帶了出來。

這年頭,只要手上有兵,什麼都好說。朝廷就是要處分他,也會投鼠忌器,不能做得太絕。而且,多隆阿手下的馬隊都是黑龍江馬隊,久經戰陣。其中有兩千索倫騎兵,是8旗中的精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多隆阿略1思索,計上心來,對都興阿說道:“我軍屢遭敗績,急需1場勝利,以安軍心。同時,士卒辛苦,久缺犒賞,怨氣很重。

“如果能夠攻下6安州,1來可以向朝廷報捷,2來可以取城內的財富犒勞士卒,是1件1舉多得的事。而且,粵匪主力都在黃州府圍攻湘軍,無暇後顧。

“咱們1萬多人進攻6安州,頗有得手的希望。直夫,這1次,你是想攻城,還是想打援?”

都興阿怦然心動,若要他選擇,當然是選擇攻城了。清朝對城池的得失看得極重,誰攻下6安,誰的功勞最大。但實際上,戰鬥最激烈的地方,往往不在攻城,而在阻擊敵軍援兵。

負責打援的部隊傷亡大,對攻城影響最大。但事後論功行賞,首功往往歸攻城1方,城內的財產亦多由攻城1方搶劫,朝廷的賞賜也多偏向攻城1方。

多隆阿、都興阿歸曾國藩節制時,往往分到打援的任務,攻城時卻輪不到他們。

都興阿留了個心眼,對多隆阿說道:“禮公,我聽你安排。”

多隆阿呵呵1笑,說道:“既如此,就請直夫攻城,我來負責打援。”

多隆阿深知,自己的黑龍江馬隊、都興阿的吉林馬隊,是此次戰役的漏網之魚。以革命軍的作戰特點,以第1軍軍長陳虹的個性,必不會善罷甘休。

他打定了主意,今後無論何時何地,都以儲存實力為第1要務。至於能否攻下6安城,他才不關心呢。都興阿自不量力,就讓他攻城吧。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