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馮的誠惶誠恐,說道:“我犯過軍令,在上峰那裡掛過號的。這次再出頭,被上峰捉住了,非處死我不可。”
大家又攛掇他道:
“馮大哥,您有文化,到了革命軍1定受到重用。再說了,您既在吉字營犯了軍令,呆在吉字營還有什麼意思?”
“左大帥都打不過革命軍,整個楚軍都被包圓了。咱們守半壁山,就是死路1條。別說能不能敵得過革命軍,人家派兵把半壁山圍了,耗到我們糧盡,咱們自己就要餓死。”
“現在大家都想逃,就差1個領頭的。咱們這群人中,數您識字最多,最有見識。您1聲令下,兄弟們都齊心,您說往東,兄弟們沒1個敢往西。”
……
軍人譁變,最需要的就是1個領頭人。姓馮的被大家恭維了1頓,又深知自己在吉字營呆不下去,便說道:
“好!弟兄們,咱們要逃跑,就要眾人1心。這可是掉腦袋的勾當,你們既擁護我,就要凡事聽我的,拿我當羅長官,甚至是曾大帥。若你們意見分歧,各說各的,我可不願出這個頭。”
大家都高興起來,紛紛表示擁護姓馮的,又指天發誓,給姓馮的吃了1顆定心丸。姓馮的這才安心,開始帶著士卒謀劃逃跑路線。
曾國荃的親兵探聽清楚,急忙回身稟告曾國荃。聽說水營要譁變,曾國荃怒不可遏,罵道:
“羅逢元這小子,真是不是個東西。我昨天讓他安排船隻渡江,就見他心不在焉的,覺得不太對勁。這王8蛋,1定是趁我去田家鎮,偷偷離開了半壁山。”
衛隊長叫曾金純,是曾國荃的族人,對他忠心耿耿,勸道:
“這小子還算有良心。若他起了歹心,趁大帥坐船,把大帥挾制到粵匪那裡,或者說把大帥的行蹤透露給粵匪,可就真心危險了。
“而且,只聽這些士卒1面之辭,也不見得羅逢元就是逃跑了。他不在營中,說不定是出營辦事,或者被什麼事耽擱了。”
此言1出,曾國荃凜然1驚,產生1種眾叛親離的感覺。羅逢元敢背叛他,身邊這個衛隊長呢?曾國荃救過他,大家都出生於湘鄉縣荷葉塘,既是族人,又是過命的兄弟。可就算曾金純不會背叛他,其他親兵會不會產生2心呢?
曾國荃不由得又想起了大哥。形勢危急,在這長江兩岸十幾萬湘軍中,曾國荃能夠真正信任的人並不多。大哥曾國藩,無疑是他最信任的長官,也他最依賴的兄弟。
可形勢不容樂觀,曾國荃必須離開大哥,儘快撤往湖南。他嘆了口氣,說道:“羅逢元是我1手提拔起來的。他剛來吉字營裡,只是1個水師哨官,手下只管1百多人。
“我不嫌他目不識丁,屢次提拔他,讓他擔任吉字營水師統領。可這傢伙,終歸是背叛了吉字營,在吉字營最需要他的時候,跟我們不辭而別。
“戰場叛變,真是可恨,該殺!大家都是我的親兵,咱們在戰場上生死相依,彼此都是過命的兄弟。你們可不能學羅逢元,辜負我1番兄弟情誼。”
親兵們領悟過來,紛紛向曾國荃表示忠誠。曾金純說道:“大帥,我們的功名都是大帥賜予的,我們的性命也都是大帥救的。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不會忘記大帥的恩情,都會與大帥生死與共。”
曾國荃對此很滿意,說道:“好兄弟。亂世要憑槍桿子。咱們把槍桿子握在手裡,緊緊團結在1起。日後不管是勝是和,咱們吉字營都能立於不敗之地。”
曾金純是個聰明人,已經聽出了曾國荃的弦外之意。他提醒曾國荃道:“大帥,眼前這些逃兵,咱們該如何處置?”
曾國荃惡狠狠地說道:“臨陣脫逃,對於軍心士氣影響極大。必須殺了那個姓馮的,以儆效尤。其他人,姑且算他們是脅從的,讓他們戴罪立功。”
此行去田家鎮,曾國荃只帶了十名親兵,以掩人耳目。但吉字營以兇狠頑強著稱,曾國荃的親兵更是百戰精銳,可以1敵十。
曾金純帶了8名衛兵,潛伏到逃兵身旁。等佈置好1切,他大喝1聲:“姓馮的,你帶頭作亂,大帥已經知道了,派我來抓你這個狗孃養的。”
早有兩個衛兵,衝向前去,揪住了姓馮計程車兵。隊5裡1陣騷動,曾金純右手持手槍,朝夜空中開了1槍,喝道:
“都別動!我是曾金純,9帥的衛隊長。誰敢亂動,我送他1顆槍子嚐嚐!”
自古曰“擒賊先擒王”,曾金純控制住姓馮的帶頭士兵,也就控制住了幾十名逃兵。他們本是水師,上岸後沒有合適的武器,也不敢反抗,反而紛紛向曾金純求饒。
曾國荃見狀,知道事態已經平息,不顧親兵的勸阻,來到逃兵面前,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