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翼情商高,聽從了閻敬銘的建議,傾心結納官文。他不惜違反禮數,讓正妻與官文的小妾結為姊妹。官文大喜,與胡林翼相處融洽。
胡林翼每月向總督衙門奉送1萬兩白銀,遇有捷報、喜事,胡林翼都請官文領銜,功勞算到官文頭上。官文也樂得當甩手掌櫃,百事不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曾氏兄弟卻與官文有仇。原來,兩年前,太平軍進攻廬州。當時的安徽巡撫是江忠源,算是湘軍鼻祖,與曾國藩、胡林翼等湘軍大佬關係甚睦。
太平軍圍城甚急,江忠源只得向湘軍求救。彼時,曾國藩被太平軍圍於南昌,自顧不暇。胡林翼正在湖北,與皖北相鄰,派了6千湘軍救援廬州。
軍情緊急,咸豐在十天之內下了7道救援廬州的諭旨。6千湘軍孤軍冒進,被十幾萬太平軍包圍,其中就有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的哥哥曾國華。
湘軍被圍困,急向胡林翼求救。恰巧胡林翼病重,不能理事,救援信送到官文手中。官文麾下還有1支精銳的滿洲馬隊,由猛將都興阿率領,足以解太平軍之圍。
官文接到求援信後,卻置之不理,說湘軍戰鬥力強悍,1定可以打敗長毛。最終,6千湘軍全軍覆沒,曾國華也戰死沙場,屍骨無存。
因為這個緣故,曾國荃對官文恨之入骨。革命軍進攻武昌,官文有守城之責。湘軍可以見死不救,借革命軍之手殺掉官文。
曾國荃對曾國藩的意思心領神會,對他的手段也有了新的認識,說道:
“大哥,我吉字營若要棄守半壁山,只能以回防武昌為名義。若粵匪派兵強攻武昌,我總歸要做足樣子。可吉字營兵力單薄,恐怕難擔此任。”
曾國藩閱人無數,知道弟弟的意思:保衛武昌至關重要,這副重擔,只能由曾國藩擔著。如果革命軍真的孤軍深入直取武昌,曾國藩防守田家鎮也就沒有意義了,應當速回武昌,主持武昌城防。
兄弟之間也無須諱言什麼。曾國藩直言不諱地說道:“若粵匪要爭奪武昌,我自然會返回武昌主持大局。粵匪行軍神速,你回去之後,就要立即著手撤離。半壁山這邊,我派劉長佑接防。”
劉長佑是江忠源的部下,江忠源在廬州戰死後,劉長佑繼領其軍。因此,劉長佑雖屬湘軍,卻並非曾國藩的嫡系。曾國藩厚此薄彼,遇到這種時候,就會拿這種雜牌武裝做炮灰。
曾國荃心領神會,繼而說道:“李續賓繼領羅教師的部隊,卻非方面之才。粵匪能攻下衡陽,就能攻下湘潭。咱們湘鄉荷葉塘與湘潭只有百里之遙,士卒聽說老家被佔,軍心不穩,該當如何?”
曾國藩嘆口氣,聽出來弟弟不想趟武昌的渾水,便毅然說道:“李續賓已向我求援,你撤防半壁山後,不必回武昌了,就連增援李續賓為名義,疾走長沙,保衛湘鄉老家。若無力迴天,就效仿左季高故事。”
曾國荃大吃1驚,大哥的意思,豈不是要自己歸降革命軍?他含淚說道:“大哥,我走了,你怎麼辦?咱們兄弟兩個,1榮俱榮,1損俱損,決無分開之理。”
曾國藩悽然1笑,說道:“9弟,你走吧,帶著吉字營回長沙,回湘鄉老家。若戰事順遂,就留在湖南,若戰事不順,就歸降革命軍。天快亮了,你趕緊渡江返回半壁山。這是軍令。”
曾國荃性格剛毅,向來都不服輸,此刻卻忍不住流下兩行熱淚,說道:“大哥,你堅守前線,我回家鄉偷生。你教我如何面對同鄉,如何面對祖宗牌位?”
曾國藩卻異常冷峻,說道:“我是大清官員之首,留在前線是為國盡忠。你回湘鄉老家,是為我曾家盡孝。我們既盡忠又盡孝,千秋付諸史筆,誰敢說我們的不是?”
曾國荃飽含熱淚,向大哥告辭而去。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