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說道:“臣不自量力,帶楚軍頑抗多時。今日才歸順皇上,實屬不該。”
楊烜擺擺手,說道:“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季高乃湘軍統帥,尚能迷途知返。我久仰季高兄大名,1心想要收降季高,今日得見,真是榮幸之至。”
左宗棠留了個心眼,聽楊烜喊自己為季高兄,心裡頗感快慰。看樣子,楊烜確實折節下士,毫無羞辱降將的意思。
於是,楊烜詢問起乘坐鐵甲艦的觀感。
左宗棠坦言道:“臣之前就聽說過鐵甲艦,今日1見,果然名不虛傳。鐵甲艦完全不需人力,也不依靠風力,平穩迅速,在長江上往來如飛,令人歎為觀止。
“中國有此鐵甲艦,從此海防可以無憂矣。臣留心洋務,4十年來手不釋卷,自詡見多識廣。今日坐上了鐵甲艦,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楊烜笑笑,嘆道:“自明朝起,世界進入大航海時代,得海權者得天下。中國曆來都是世界大國,卻在大航海時代逐漸落後,為英夷所欺侮。
“鴉片戰爭中,英夷不遠萬里,攜帶堅船利炮,竟能打得滿清1敗塗地。英夷所恃者,在堅船、利炮、精兵,而歸根結底,則在機器工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以振興中國為己任,力圖發展工業,尤其重視練兵、造船、造炮,如今也算小有成就。鐵甲艦是帝國工業的結晶,也是海軍的利器。
“論噸位、火力、續航能力、適航能力,鐵甲艦與洋人的戰艦還有差距。但只要中國人上下齊心,實事求是,假以時日,我們1定能夠超越英法海軍,造出比英國無畏艦還要厲害的軍艦。”
滿清官場昏暗不堪,官員顢頇無能,有志之士想辦點事,屢受掣肘。左宗堂對此非常痛心,主張“上下齊心,實事求是”。
楊烜引用了左宗棠的話,令他頓生知音之感,說道:
“皇上聖明。皇上的《海權論》,臣也用心拜讀過,深受啟發。中國自古是1個6權國家,但如今正是3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必須奮起直追,尤其要大力爭奪海權。”
左宗棠精力過人,涉獵甚廣,讀書無所忌憚。他尤其注重留心西北事務,以鞏固西北邊防為己任,此為世人所共知。
楊烜藉機說道:“海防方面,帝國或有人才。但若論塞防,則季高兄最有發言權。將來中國西北有事,還要借重季高兄的大才。”
談起西北塞防,左宗棠忍不住眉飛色舞,說道:“臣以為,當今若論中國國防,東則海防,西則塞防,2者必須並重。
“西北乃中國之屏藩,有西北才有蒙古、陝甘。有蒙古、陝甘,才有中原、東北。有人說,西北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煙稀少。
“乾隆年間,乾隆帝平定新疆,傾全國之力,徒然收數千裡曠地,增加千百萬開支,實在得不償失。但以臣觀之,西北安則北方寧,澤及子孫後世,是1件利在千秋的大事業……”
左宗棠口無遮攔是出了名的,今日以降將身份見到楊烜,又忍不住滔滔不絕起來。他猛然意識到自己剛剛稱乾隆帝,有尊奉滿清之意,意識到自己失言,便匆匆收起了關於西北的議論。
楊烜卻不以為忤,笑道:“聽說林文忠公從新疆戍邊回來,被道光任命為雲貴總督。林文忠公路過長沙時,曾與季高兄1晤。
“林文忠公閱人無數,1見季高兄,便認為季高兄為絕世奇才,認為只有季高兄可以鞏固塞防。他把畢生收集的西北資料悉數交給季高兄,不只可有此事?”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