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850再造中華 > 第590章 截斷楚軍退路

第590章 截斷楚軍退路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 唐初大才子 盈翠江山紀 我是崇禎四皇子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劍道與陰謀 士兵突擊成最強 原來不是西遊 敵國小白臉 殘唐局 水滸萬金侯 較量無聲 星際浮雕師 大唐潛龍 大唐開局點水成冰 從就藩開始重塑大明 從西漢開始擺爛 大清宮裡的小人物 暗戰 爆笑艦炮手

田家鎮緊臨長江,周圍諸山雄峙,位於湖北省黃州府武穴縣西北方向,地處大別山南麓,位置在湖北武昌與江西9江之間,地勢極為險要,素有“天險”之稱。

田家鎮位於江北,長江斜對面為半壁山。半壁山直插長江,山不高卻陡絕。長江流至此處,要經過半壁山向北繞行,再折而往東。

長江流經至此,陡然收窄,寬度僅有5百米,水流非常湍急,且有漩渦,水文複雜。來往船隻途徑此段江面,必須緊貼北岸的田家鎮,以避湍流。

因此,田家鎮有“楚江鎖鑰”之稱,與南岸半壁山共扼長江航路,是長江中游相當重要的天險。這兩處地方,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古戰場,爆發過多次血戰。

湘軍從9江、武穴敗退後,準備撤向田家鎮、半壁山1線,企圖在此阻擊革命軍。

革命軍則以6戰隊為先鋒,越過武穴、富池,直奔富口。富口是富水河與長江交匯的地方,東側為富池鎮、西側為半壁山。

從富口進入富水河,沿岸多湖浜,西岸多水網稻田,有網湖、蓮花湖等湖泊,以東則為幕阜山餘脈,山路崎嶇難行。

因此,古人在長江中游用兵,往往沿長江順流而下。6師先突破半壁山天險,再渡河攻克田家鎮,然後沿長江北岸進軍,到小池口渡江至長江南岸,圍攻下1座軍事重鎮9江。

沿富水河1路溯河而上,可以直抵武昌府興國州、通山縣。

左宗棠的計劃是,從瑞昌抄小道退往興國州,與半壁山的曾國荃會師。左宗棠的楚軍是湘軍新銳,有5萬人馬。曾國荃的吉字營則是湘軍精銳,有兩萬多人,兩軍會師,非同小可。

革命軍則志在全殲楚軍。就在武穴水戰正酣時,革命軍6戰隊先鋒冒著炮火,越過武穴江面,開往上游。湘軍的防禦重點在半壁山、田家鎮,對富口防禦不夠重視,只在富池鎮、富口駐紮了1營兵馬。

6戰隊由司令員6順德率領,首先進入富口,派兵攻佔了富池鎮,在富口設下防禦工事。此戰中,6戰隊負責進入富水河,攻佔富池鎮、興國州等沿河關隘,切斷楚軍退路。

6順德在富口、富池鎮留下1千人馬、兩艘鐵甲艦,負責固守富口。然後,6戰隊主力並不停留,從富口進入富水河,目標直指湖北武昌府興國州。

興國州位於富水西岸,地處武昌府東南,毗鄰江西省9江府瑞昌縣。

武昌雖是湖北省會,卻位於湖北省東南角方向,位置較偏。從武昌府城往東,是武昌府大冶縣、興國州、通山縣,與江西交界。

這1帶多為崇山峻嶺,礦藏豐富,不便於部隊行軍。楚軍要撤往兩湖,有3條路可走。

北路沿長江南岸,可直通富池鎮,然後渡河抵達半壁山。但這條路很窄,不能難以通行大部隊。

中路是1條官道,道路比較寬敞,但需要翻山越嶺。翻過山之後,可以向北到達興國州,也可以向西抵達陽辛市、界首鎮,直到武昌府通山縣。

南路繞得更遠,道路較窄,同樣需要翻山越嶺,但山路較中路更為崎嶇,路程也更為遙遠。

因此,革命軍截擊楚軍的關鍵,就在於中路。中路又在於興國州、陽辛市兩個節點。只要6戰隊控制了富池鎮、興國州、陽辛市,再讓南洋艦隊巡防富水河,革命軍就有把握截斷楚軍退路,為全殲楚軍創造條件。

6戰隊這1著太過重要,關係到革命軍能否順利包抄楚軍。不管要冒多大的風險,哪怕船隻要擱淺,6戰隊也要開進富水,搶佔興國州、陽辛市。

駛入富口後,6戰隊隨即兵分兩路,2支隊負責攻佔興國州,3支隊負責攻佔興國州上游的陽辛市。相較而言,興國州軍事價值更高,湘軍在興國州配置兵力更強。

2支隊先出發,過富池鎮沒多遠,1座浮橋橫亙在富水河上。湘軍為了溝通富水兩岸,在富水河上搭設了數座浮橋,派有少量守軍。

6戰隊1律拆毀浮橋,繼續向上遊行進。離興國州還有5里路時,富水河變淺,載重量較大的運輸船無法上駛。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世子兇猛:這個小娘子,我搶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