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德大笑,說道:“李先生眼光1流,陳某佩服。不錯,我就是東邊來的,還是中華帝國情報局的特工。”
此言1出,李昭慶臉色大變。李鴻章卻面不改色,臉上還微微露出1絲笑容。他揮揮手,屏退了全副武裝的家丁。
陳明德收斂起笑容,嚴肅地說道:“李先生,我受帝國皇帝委派,特來招撫先生。皇上認為先生文武雙全,不應在滿清治下蹉跎歲月,而應效力帝國,為中國之復興而奉獻力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鴻章眼前1亮,遲疑了1下,卻謙虛地說道:“李某何德何能,竟能得到晟武皇帝的垂青?”
陳明德卻是有備而來,做足了功課,說道:“先生還只是個秀才時,就發出了‘1萬年來誰著史,3千里外慾封侯’的豪情壯志。今上立志復興中國,先生何不歸順今上,進而建功立業?
“聽說先生前往燕京求學時,寫出了‘遍交海內知名士,去訪京師有道人’的佳句。帝國人才濟濟,非滿清那些食古不化的腐儒、遛鳥鬥蛐蛐的滿洲親貴可比。先生若歸順帝國,必能結識更多有識之士。
“李先生,皇上說過,中國處於3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運乎其妙,則可奮起直追,超越英法,成為世界強國。若因循守舊,自甘墮落,則將步印度、土耳其之後塵,任由列強欺凌、宰割,而吾國之國民,亦將永遠沉淪於黑暗之中。
“先生聰明絕頂,自然明白事理。帝國之崛起乃是必然,滿清之覆亡亦屬活該。先生且看,不出5年,帝國必可統1中國。不出2十年,帝國必可趕法超英,雄霸世界。
“今上用人不拘1格,唯才是舉。李先生的同年李孟群,原本為南寧同知,歸降皇上後,得到皇上重用。現如今,他已榮膺廣西省省長。
“羅大綱出身草莽,陳虹出身天地會黨,黃宗漢為滿清降官,都能得到皇上的重用。以先生大才,1定可以超越他們。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先生少負大志,何不棄暗投明,早日歸順帝國?今上求賢若渴,對先生另眼相待,特意囑咐我訪求先生。如此禮遇,非同1般,還請先生承情。”
李鴻章聽得很仔細,也很心動,卻假裝漫不經心地問道:
“黃宗漢歸順帝國之前,原是滿清總督。他精明能幹,卻也貪婪苛酷。聽說他歸順之後,官風為之1變,勇於任事,廉潔自許。這其中,是什麼道理?”
陳明德笑笑,說道:“風氣使然,制度使然。帝國官場風氣與滿清不同,做事重於做官。官吏合1,官吏需要掌握業務,微末小吏亦可遷轉為上官。
“同級之間有競爭,黃宗漢想要升官,就必須努力做事,把浙江的政務辦出花樣。他若倦於政事,上級政務院可以處分他,都察院、諮議局可以糾彈他,輿論報紙亦可以批評他。
“李先生,你想想,換了是你,你敢不敢盡心用命?你還能大4收斂嗎?”
李鴻章終於露出了笑容,說道:“很好。中國要富強,必須先從官場風氣改起。皇上如此厚愛,李某不勝感激,願意歸順帝國。
“只是,李某僻居鄉里,1向孤陋寡聞。我懇請先往南京晉見皇上,參觀首都風物,觀察工廠運作,再懇求准許我到大學堂學習1番,以增長見識。”
李鴻章的本意是,革命軍正在與湘軍作戰。若他現在趕到革命軍中效力,將來就要與大哥李瀚章、老師曾國藩兵戎相見。
他料事在先,就想避開這種尷尬。而且,李鴻章也看出來了,湘軍不是革命軍的對手。大哥在湘軍主持糧臺,日後免不了要被革命軍清算。
要化解這個災難,只有讓李鴻章歸順帝國。李家兩頭押注,將來不管誰贏誰輸,李家都不會敗落。
陳明德隱約猜中了李鴻章的心思,卻說道:“先生,步1師很快就能攻克廬州。戰後,勢必要整編廬州1帶的團練。皇上有意讓你牽頭此事,不知你是否有此意願?
“革命軍擴軍勢在必行。若你能把這項差事辦好,將來革命軍新組建步兵師、守備師時,你就可以捷足先登。”
李鴻章喜不自禁,說道:“謝皇上恩典,李某求之不得。”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