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山”團練兇悍1時,名聲在外,非常好鬥。周公山的張樹聲,兄弟9人,4人參加了團練。紫蓬山的周盛傳兄弟兄弟6人參加團練,戰死4人。
大潛山的劉銘傳,綽號劉麻子。他十8歲時就殺了來家逼債的土豪,然後嘯聚山林,拉起了1支武裝。此人野性十足,無所畏懼,俠骨錚錚,打仗異常驍勇。
當年,“3山”團練給太平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就連江忠源這樣的湘軍名將、胡以晄這樣的太平軍名將,都對他們敬畏3分,告誡手下“勿犯3山”。
3)3河團練。
3河是1座古鎮,位於合肥、廬江、舒城3縣交界處,交通便利,是巢湖西岸水6交通要衝,上通大別山,下通蕪湖、南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太平軍進入皖北後,以此為據點大力經營。直至去年,革命軍在皖北戰略收縮,調令皖北胡以晄部太平軍到江西9江,才算放棄了3河據點。
3河1帶的團練武裝主要有3支,潘璞、潘鼎新父子1支,張景春、張景星兄弟1支。此外,距3河僅2十5裡的廬江縣城內,還有1支團練,由當地縉紳吳長慶編練。
……
楊田看過情報處的報告,猶豫再3,問道:
“老陳,你說,皇上為什麼如何看重皖北的武裝?先是張樂行的捻軍,現在又是皖北的團練。他們有什麼特別優異的地方,值得我們如此大費周折,非要收編他們不可?”
這個問題,也是陳明德所疑惑的。以楊烜的地位,以他無所不知的本事,自然無需向陳明德解釋原因,陳明德也不敢隨便置疑。
實際上,楊烜也不便告訴他們。
張樂行的4旗捻子,在歷史上演變成了捻軍,在中國北方縱橫馳騁,成為同治年間最為精銳的騎兵武裝。
皖北的團練,則在歷史上演變成了淮軍。淮軍代湘軍而起,被滿清倚為長城。日後的北洋新軍,則繼承了淮軍的衣缽,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深刻影響。如今名不見經傳的劉銘傳、吳長慶等人,也成為中國近代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
陳明德略1思索,說道:“皇上沒有明說。我猜,大概是因為皖北民風剽悍,特別是淮西地區,武功最盛。這1地區的團練,就像廣西的俍兵、土司兵,是非常好的兵源。
“歷史上有‘南宋御3家,大明加冕者’的說法。南寧的大將,多為淮西將領。而明太祖朱元璋,本是淮西布衣,麾下淮西名將林立,成為明初最大的政治勢力。
“皇上開出的統戰人員名單,除了捻子以外,再就是廬州的團練。而廬州正是淮西地區的中心,也是整個安徽的中心。我想,應該是皇上以為廬州團練可以收歸我用,值得我們大力整編。”
楊田點點頭,說道:“你推測得不錯。我們步1師進軍皖北,與當地團練也頗有交手。這1帶的團練,相比江蘇、浙江的團練,確實要頑強得多,士兵吃苦耐勞,軍官奮不顧身,頗有廣西軍人的風采。
“既如此,你就放手幹吧。若有困難,儘管跟我提。再過幾天,步2團就會抵達廬州前線,我就要發起總攻,爭取全殲清軍。你負責統戰廬州團練,現在可有什麼結果?”
陳明德笑笑,說道:“師長放心,已有成果了。我軍兵強馬壯,對廬州勢在必得。這些團練武裝,也都是些人精,擅長揣摩形勢,清楚我們的厲害。
“而且,他們平時就與勝保不和,勝保有難,他們樂於落井下石。只要我們向他們丟擲橄欖枝,他們1定樂於接受整編。目前,我們已經統戰了1支隊5,準備以他為樣板,吸收其他團練來投。”
“哦?”楊田深感興趣,問道:“是誰?”
陳明德答道:“程學啟。”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