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巴黎和會的人員確定了嗎?”楊烜話音剛落,便見6雨晨與楊國琛交換了1下眼神。
楊國琛鼓足勇氣,說道:“陛下,臣想自告奮勇,前往巴黎參加和會。”
克里米亞戰爭已經結束,參戰各方達成了停戰協議,即將在法國巴黎展開談判。
早在1854年,普魯士、奧地利兩國宣佈保持中立,並秘密結為防禦同盟。這對俄羅斯來說,無異於背後捅刀。因為普、奧、俄3國曾經結成神聖同盟,主導歐洲大6秩序,俄羅斯把普魯士、奧地利看成了盟友。
1854年6月,奧地利完成部署,在匈牙利與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的邊境陳兵8萬,向俄羅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羅斯立即從兩公國撤軍。
此舉意味著俄奧傳統友誼的喪失。奧地利帝國自此之後,開始積極介入克里米亞戰爭,調停參戰各方。俄羅斯認為英法土同盟國所提條件過於苛刻,和談於1855年4月中斷。
1855年12月,奧地利帝國埃斯特哈茲伯爵帶著最後通牒到達聖彼得堡,要求俄羅斯接受停戰。否則,粵地利帝國將向俄羅斯宣戰,直接與俄羅斯為敵。
俄羅斯已經無力拒絕奧地利的最後通牒,只得與列強和談。根據停戰協議,參戰各方將在1856年6月在法國巴黎召開和會。
巴黎和會的參與方有:直接參戰的英國、法國、土耳其、撒丁王國和俄國。奧地利因為提出“維也納4點”方案也參加了和會。
參會各國都是俄國的敵國。因此,俄國希望普魯士出席和談,以得到它的支援。
但英國反對,理由是普魯士沒有參戰。經過妥協,英法兩國同意在討論黑海問題時,普魯士可以1841年《海峽公約》簽字國的身份參加和會。
同樣的,俄羅斯希望中國參會,以得到中國的支援。英法同樣反對,理由還是中國沒有參戰。但中國為參戰各方提供了軍火,英法同意在討論戰爭債務問題時,中國可以派人參會。
楊國琛年近6十,至今沒有出過洋,便想借此次機會遊歷歐洲,增長世面。
論資歷,他足以代表帝國參加巴黎和會。暨南軍政府剛成立時,楊國琛是第1任政務卿,之後擔任資政院議長。此外,他還是楊烜的族叔,算是中華帝國的皇族。
楊烜笑笑,說道:“你去外國增長世面,這是好事,我自然會讓你去。但此次和會任務重大,你身上的擔子可不輕。你總得做好充分的準備,選好隨員,做足功課。
“到了歐洲,要聯合帝國駐英、法、普、奧4國公使,把他們召至巴黎。1方面,熟悉歐洲列強國情特點,另1方面,要充分徵求他們的意見建議,商討確定談判策略。
“這次巴黎和會,是歐洲列強之間的會議。我們爭取到了參會資格,已經相當不容易。這就好比是大人吃飯,小孩連入席的資格都沒有。
“歐洲列強肯接納我們,這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標誌著中華帝國已經贏得了歐洲列強的認可,在國際事務上已經初步有了發言權。
“你要好好珍惜這次機會,除了要圓滿完成預定外交任務,還要展示帝國官員的良好形象。”
此次巴黎和會,中國有兩大目標。
1是釐清戰爭債務。參戰國拖欠帝國的債務,主要集中在俄國。俄國以阿拉斯加地區為擔保,欠帝國7百多萬法幣。楊國琛此行,要與俄國展開談判,要求俄國交付阿拉斯加地區。
阿拉斯加東部與英國殖民地加拿大接壤。帝國接管阿拉斯加地區,必須防止英國人從中作梗。
2是與歐洲列強達成默契,鞏固帝國在東亞的霸權地位。帝國鼓吹東亞共榮,把日本、琉球、柬埔寨、寮國等地區視為自己的範圍,應當得到列強的承認。
除此之外,帝國必將統1中國,接管滿清在北方的龐大領土。列強應當認清這1點,不得試圖阻撓中國統1。
楊國琛經歷豐富,身居高位,常與洋人打交道,並不擔心自己完不成任務。
他說:“陛下請放心,我到了巴黎,1定不會辱沒國格。有1點我要請示下陛下,我們是否應嘗試與俄國建立外交關係?”
除了俄國,歐美各大列強均與帝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帝國之所以未與俄國建交,有1個無法繞過的難題:俄國在滿清長期駐有東正教團,傳教團團長被俄國任命為俄羅斯駐華公使。
此舉並未得到滿清的承認。因為滿清堅持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把俄羅斯視為藩屬。
俄國地跨亞歐,常常表現出雙重矛盾性。表現在外交上,就是俄國自視為歐洲優等民族,卻寧肯向滿清皇帝行跪拜禮。
時至如今,滿清仍舊不願與外國建立外交關係,更不願洋人外交官進入北京。但俄國由於東正教傳教團長期駐京,得以堂而皇之地派出外交官,與滿清洋務派官員保持接觸。
這使俄國在對清外交上取得了先機,也為它滲透外東北、西北地區提供了方便。
楊烜並不願遷就俄國,對楊國琛說道:“與俄國建交的前提是,俄國只承認1箇中國,撤回派在滿清的外交官。你此次去歐洲,對俄交涉的重點在於取回阿拉斯加地區,而非與俄國建交。”
楊國琛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了。”
楊烜繼續說道:“你此番去歐洲,還有1個任務,要儘量與普魯士交好,爭取與之達成更為緊密的合作。此次巴黎和會,我們和普魯士雖然參會,卻都被排擠在外,只在個別議題可以開會。
“從某種程度上,這正是中普兩國國際地位的真實寫照。帝國與普魯士王國都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都面臨著統1祖國的艱難任務,卻都被列強阻擋在國際舞臺之外。
“真理在艦炮射程之內。我們應當聯手普魯士,打破現有國際秩序,儘快實現國家民族的崛起。”
6雨晨對此很認可,說道:“普魯士為歐洲國家,要統1德意志。我國為東亞國家,要統1中國。我們兩國相隔萬里,沒有利益衝突,正符合古人遠交近攻的思路。”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