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種歷史預見,楊烜並不懼怕英國,反而表現得相當樂觀,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目前,各國皆實行資本主義自由經濟。這種經濟體制存在天生的弊端,資本無序擴張,資本家拼命壓榨工人,盲目擴大生產。過不了幾年,生產就會過剩,經濟就會出現危機。
“暫時而言,我國不太可能發生此種經濟危機。第1,我國採取統制經濟,政府對經濟控制有力,可以靈活調節產業結構,防止出現生產過剩。
“第2,我國產業基礎較弱,又在不斷開疆拓土。連年戰爭,也產生了許多工業需求,刺激了科技發展。交趾、柬埔寨、臺灣、瓊州、南洋,都可為我國工業生產提供廉價原材料。
“江浙滬人文薈萃,官紳商民思想開明,對新式工商業接受很快。廣州工業發展飽和,資本可以轉向江浙滬。日後江浙滬工業發展飽和,可以轉向投資兩湖。”
政務卿6雨晨,總參謀長馮可欽,都感到輕鬆了不少。
資政院議長楊國琛問道:“這次英國公使包令和暹羅大臣來訪南京,他們的談判底線摸清楚了嗎?”
對方的談判底線是核心機密,自然不可能輕易洩露。6雨晨又做政務卿,又兼任外交部長,精力實在有限,苦笑道:
“英國人年前來的中國,在上海呆了幾天,我跟他們只會晤過兩次。彼此試探,並未展開正式談判,也不清楚他們的談判底線。政務院的事情實在太多,我分身乏術,懇請皇上准許我辭去外交部長的兼差。”
外交部是政務院第1重要的部門。1名合格的外交部長,必須具備深厚的歷史和文化修養,還要有深刻的政治敏銳性和鑑別力,必須具備高超的談判技巧和鬥爭精神,還要始終忠於祖國。
帝國境內人才濟濟,可能夠勝任外交部長的,實在是屈指可數。6雨晨遊歷過歐美,儒雅多識,自然是擔任外交部長的最佳人選。但他已是政務卿,不宜再兼任外交部長。
唐約翰各方面都不錯,唯獨是個美國人,剛加入中國國籍不久。讓他擔任中國的外交部長,多少有些不妥。
除此之外,就是何寅和曾錦歉了。何寅去年從暨南大學堂校長調任江蘇軍政委員會的主任,正在江蘇大力作為,不宜調動。
曾錦歉長期擔任宣教部長。宣教部拆分後,曾錦歉又擔任教育部部長。他知識儲備夠了,就是缺乏外交工作經驗。
楊烜在心中盤算1番,準備趕鴨子上架,讓曾錦歉接任外交部長。不過,他還是先徵求6雨晨的意見,問道:“你那邊,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6雨晨不願擅專,委婉地說道:“按理說,應該由副部長升任部長,但他資歷太淺,恐怕難以服眾,也會為洋人所輕視。”
楊烜點點頭,說道:“那就調曾錦歉做外交部長吧。曾錦歉空出的教育部長之職,讓《民報》社長王瀚接任。”
按憲法,各部部長該由政務卿提名,經皇帝同意,再投交資政院表決。習慣上,帝國大事都在軍政委員會上研究。皇帝、政務卿、資政院議長1致同意,事後再走個程式,可以更加高效。
楊烜是開國之主,雖然年輕,卻有著崇高的威望。他的話,6雨晨、楊國琛1向奉為圭臬,自然都要照辦。
楊烜對6雨晨說道:“外交上的事,你還得再操心1番。這次與英國人、暹羅人談判,你帶著曾錦歉1起,讓他儘快熟悉外交事務。”
6雨晨點點頭,問道:“我們的談判底線,該怎麼定?”
楊烜對此已有思考,胸有成竹地說道:“對英國,我們要與英國人達成共識,兩國要共同確保上緬甸、暹羅的獨立,以此作為中英兩國的戰略緩衝區。
“中英兩國不得入侵上緬甸、暹羅,亦不允許其他國家入侵這兩國。對暹羅,不必太客氣。柬埔寨、寮國原為暹羅的藩屬國,都要轉交中國。作為補償,我們可以保證暹羅的獨立。”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